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归中秋夜宿三泉寄仙之公南

标题包含
西归中秋夜宿三泉寄仙之公南
日涉征涂信马前,鸿飞时节几怀贤。 青山渐向故园近,皓月更临归驿圆。 四乘光荣惭太子,一箪穷陋本颜渊。 江臯上客红莲幕,犹荷明恩未弃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日骑马跋涉在漫长的旅途上,鸿雁南飞的时节总是令人思念故人。 渐渐接近故乡的青山,明亮的月光下驿站显得格外圆满。 我虽有四匹骏马,却愧对太子的盛誉;颜渊虽一贫如洗,却仍坚守道德。 江边的好友红莲幕,依然感念着这份恩情未曾舍弃。
去完善
释义
1. 日涉:这里指日常行走于路途之中。 2. 征涂:旅途。 3. 信马前:让马随意前行。 4. 鸿飞时节:指鸿雁飞回的秋天。 5. 怀贤:怀念古代贤人。 6. 故园:故乡,家乡。 7. 皓月:明亮的月亮。 8. 归驿:返乡的驿站。 9. 四乘:四种交通工具。这里指乘舟、骑马、乘车和步行。 10. 太子:指周文王之子伯邑考。 11. 一箪:比喻简陋的住所。 12. 本颜渊:以颜渊为楷模。颜渊即颜回,孔子弟子,生活贫苦但德行高尚。 13. 江臯:水边的高地。 14. 上客:尊贵的客人。 15. 红莲幕:红色的莲花帷幕。这里是形容官邸华丽。 16. 犹荷:仍然承受着。 17. 明恩:圣明的恩情。 18. 未弃捐:没有舍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白子仪在中秋夜宿三泉的所感所思。首联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通过“日涉征涂信马前”和“鸿飞时节几怀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则通过“青山渐向故园近”和“皓月更临归驿圆”来展现中秋夜景之美。颈联则是诗人自嘲,表达了自己虽有四乘荣誉却仍然感到惭愧的心情。尾联则是借江臯上客的红莲幕来表达自己并未被遗忘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西归中秋夜宿三泉寄仙之公南》是唐代诗人白子仪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朝时期的中秋之夜。当时白子仪因病回乡,在中秋夜晚停宿在三泉这个地方,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个时期,白子仪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早年求学,中年入仕,但官职不显。后又因病辞官回乡,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他在人生失意时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不断。这种时代背景为白子仪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眷恋,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