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何梅叟寄惠叭哒杏仁
炎天欲避无林臬,斗室坐困嗟煎熬。溽暑内侵肺受病,终宵咳唾惊儿曹。故人千里来书问,情愫恳至字牛毛。更惠杏仁名巴旦,楮封箬里逾坚牢。清甘脆美异常品,得自异国同葡萄。书中示我服含法,二竖闻之皆遁逃。物性相感有如此,雷丸能禁怪虫号。我生症结不自见,有时妻子兄弟不及觉,惟赖良友明察及秋毫。苦言药也若能受,其功岂止百倍高?请诵风诗敦永好,琼玖何敢报李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炎炎夏日想要找个避暑的地方都没有,狭小房间里坐着犹如身处火炉。湿热的环境让肺部感觉不舒服,彻夜咳嗽令孩子担忧。远方的朋友来信关心,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情感。朋友还寄来了杏仁和巴旦,包装坚固而精美。味道甘甜、口感酥脆,品质非凡,如同异域的葡萄一般美妙。信中还教我怎么吃杏仁,疾病听到都要逃跑。万物间的相互感应竟然如此神奇,雷丸都能抑制奇怪虫子的叫声。我的病痛自己都难以察觉,有时候连家人都发现不了,只有靠好友的关心才能明白真相。如果能接受良药的苦口,那它的功效岂止倍增?让我们一同学习古代的风俗习惯,表达真挚的情谊,岂敢用区区果实回报他人的热情!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炎天:炎热的夏天。
2. 林臬:树梢,这里指树林。
3. 斗室:狭窄的小屋。
4. 嗟:叹息。
5. 煎熬:在困苦的环境中度过。
6. 溽暑:湿热之气,指闷热的天气。
7. 肺受病:肺部患病。
8. 咳唾:咳嗽,唾液。
9. 儿曹:孩子们。
10. 故人:老朋友。
11. 书问:书信问候。
12. 情愫恳至:情感诚挚。
13. 字牛毛:形容文字繁多。
14. 惠:赠送。
15. 巴旦:一种果实,即“叭哒杏仁”。
16. 楮封:用楮树皮制成的信封。
17. 箬里:用竹子制成的包裹。
18. 坚牢:结实耐用。
19. 清甘脆美:味道清新甘甜,口感酥脆美味。
20. 异品:特殊品种。
21. 斗室:指外国。
22. 葡萄:比喻美好的事物。
23. 书中示我服含法:指朋友在信中告诉我的服用方法。
24. 二竖:指病魔。
25. 闻之皆遁逃:听到方法后都逃跑了。
26. 物性相感:事物的性质相互感应。
27. 雷丸:古代传说中有祛病功效的药材。
28. 怪虫号:奇怪的病虫。
29. 症结:问题的关键。
30. 明察及秋毫:观察细微。
31. 苦言药也:良药苦口利于病。
32. 其功岂止百倍高:药效难道只提高了一百倍吗?
33. 诵风诗敦永好:吟诵诗经中的诗篇,以表达深厚的友情。
34. 琼玖:对友人的尊称。
35. 李桃:李子和桃子,泛指水果。
去完善
赏析
《谢何梅叟寄惠叭哒杏仁》刘敬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因炎热而患病,在困境中得到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关爱。诗歌首联表达了诗人在炎炎烈日下的无奈,“斗室”凸显了环境的压抑,“嗟煎熬”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的苦痛。颔联则具体描述了诗人的病情,热天肺病加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诗人描述朋友千里寄书的情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信中不仅关切地询问诗人的身体状况,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服用杏仁治疗肺病的方法,为诗人的生活带来希望。颈联通过对比不同国度的美食,突显出巴旦杏仁的珍贵与独特。
尾联中,诗人表示自己多亏良友的细心照顾,才能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病症。诗人坚信,只要听从良友的劝告,服药调理,定能痊愈如初。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诚挚感谢,他愿意用最美好的诗句来回报这份恩情,但深知无法报答朋友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和谐,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深感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何梅叟寄惠叭哒杏仁》是南宋诗人刘敬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金元交替时期。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社会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
在这个时期,刘敬曾任官至朝散大夫、秘阁修撰,后因直言被贬谪。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这首诗中,他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何梅叟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另外,叭哒杏仁是一种产自北方的水果,在当时南方较为罕见。何梅叟作为友人,能远道寄来这种稀有的果品,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因此,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也隐含着他对战乱导致南北隔绝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