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留别左绵

标题包含
留别左绵
苍黄星夜报军书,杀贼雄心老未除。守有何难心贵一,名虽可假胆终虚。偶闻落叶惊秋暮,惯听悲笳咽晓初。苦我登陴三百士,风餐露宿半年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苍茫星空的夜晚收到军情报告,消灭敌寇的决心未曾减弱。坚守阵地并不难,重要的是内心的忠诚;名声虽然可以借用,但勇气终究是空虚的。偶然听到落叶的声音让人惊讶秋天的到来,习惯倾听悲伤的号角声在清晨低沉。可怜我们这三百将士,在城墙上忍受风吹雨打,已经过了半年的艰苦日子。
去完善
释义
1. 苍黄:比喻战争或混乱的局面。 2. 军书:军事文书。 3. 守:指防守的职责。 4. 心贵一:坚守信念,忠诚如一。 5. 名虽可假:虽然名声可以借以取得,但勇气终究是空虚的。 6. 悲笳:悲壮的胡笳声。 7. 守陴三百士:守卫边城的三百名士兵。 8. 风餐露宿:形容生活艰苦,长期在露天食宿。
去完善
赏析
《留别左绵》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争中的英勇与坚定,以及他对战争的深深忧虑。“苍黄星夜报军书,杀贼雄心老未除”表达了他面对战争时临危不惧的勇敢和顽强的决心。“守有何难心贵一,名虽可假胆终虚”则表现了他的信念,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真实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诗人以“偶闻落叶惊秋暮,惯听悲笳咽晓初”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无尽担忧和对人民痛苦的同情。而“苦我登陴三百士,风餐露宿半年余”则是他对士兵们艰苦生活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既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又有深沉的人文关怀,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独特理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别左绵》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志士刘敬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期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权内部矛盾重重,金国屡屡南侵,民间疾苦深重,国家局势十分严峻。 刘敬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饱学之士,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然而,刘敬的青年时期正逢金兵入侵,家乡沦陷,他被迫背井离乡,投身于抗金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刘敬亲身经历了战乱之苦,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敬创作了《留别左绵》这首离别诗。诗中以“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绘了战乱的惨烈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不仅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