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光孝南老
我昔游浙,多贤友朋。
老归故山,耳冷如冰。
忽闻君来,语作吴馨。
白而长身,美髯垂膺。
未几月台,挝鼓腾腾。
巍然广座,摄衣而升。
我忝隣居,复为交承。
君素恢疎,不立户庭。
舌端骋辞,驱涛卷霆。
疾谁使之,一瞑不醒。
七尺桐棺,萧然行幐。
侑此瓣香,感慨曷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曾经游览浙江,结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朋友。
年老时回到故乡,耳朵变得像冰雪一样冷漠。
突然听说你到来,说着吴地的乡音。
皮肤白皙,身材修长,美髯飘在胸前。
不久后在月台上,敲击战鼓气吞山河。
在广大的座位上,整理衣服准备登台。
我有幸成为你的邻居,又成为了你的交往对象。
你一向豁达疏放,不拘泥于世俗礼节。
在言语间展现才华,就像驱使波涛席卷雷霆。
为何疾病夺走生命,让人昏死不醒。
七尺长的桐木棺材,冷冷清清地载着你的遗骸。
伴随着这股香气,感慨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通过描写诗人与逝者的交往以及其离世带来的悲痛,表达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我昔游浙,多贤友朋。老归故山,耳冷如冰”描述了诗人曾经的游历以及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忽闻君来,语作吴馨。白而长身,美髯垂膺。未几月台,挝鼓腾腾。巍然广座,摄衣而升。我忝隣居,复为交承。君素恢疎,不立户庭。舌端骋辞,驱涛卷霆。疾谁使之,一瞑不醒。七尺桐棺,萧然行幐。侑此瓣香,感慨曷胜。”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形象和才华横溢的一面,同时表达了他猝然离世所带来的巨大震惊和哀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祭光孝南老》是宋代诗人释善珍的一首悼念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在释善珍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游历江南地区,与当地的名士、僧人交往甚密。他与光孝南老的友谊深厚,因此在这首悼亡诗中,他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释善珍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当时金兵南下,中原地区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善珍作为一个僧人,积极参政议政,关注民生疾苦。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外敌侵略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