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留别王六公

标题包含
留别王六公
六公八十尚占星,授法东坡今大成。 此岁得归言不食,几时当雨信如盟。 误人功业忍更问,老我林泉如可营。 他日疑谋谁为决,无由重到访君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人家八十高龄仍占星象,苏东坡受教于他如今成就非凡。 本年回乡断食言传,预报何时下雨恪守诺言。 耽误了人家事业不忍再问,老夫我隐居于山林田园。 将来有困难事不知找谁决策,无法重新拜访这位高人。
去完善
释义
1. 六公:这里指王六公,是作者的友人,有80多岁的高龄。 2. 尚占星:是指王六公仍然关注天文历法,有一定的研究。 3. 授法东坡:这里的“东坡”指的是苏轼,他擅长文学创作,有很高的声誉。这里是说王六公传授给作者文学方面的技巧和知识。 4. 大成:本指在学问上达到很高的成就。这里是对王六公所授知识的赞美。 5. 得归言不食:意味着作者可能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现在要回去了,表示对家乡的思念。 6. 几时当雨信如盟:这句话中的“雨”是一种比喻,喻指人的眼泪。“信如盟”是一种誓言,用来强调作者回家的迫切愿望。 7. 误人功业:指做了一些错误的决定或选择,影响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8. 老我林泉:这句话表明作者想要放弃功名利禄,回归自然的生活。 9. 无由重到访君平:君平是指汉朝的一位智者叫严遵,字君平,后世多以君平代称隐者。这里是说作者想再次拜访王六公,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好友王六公,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先,诗人用“六公八十尚占星”来赞美王六公的高龄和博学。接着,通过“授法东坡今大成”,表达了对苏轼(东坡)的敬爱和对其学问的尊崇,同时也强调了王六公将苏轼的学术发扬光大。接下来,“此岁得归言不食,几时当雨信如盟”则描绘了王六公的廉洁和高尚品质。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误人功业忍更问,老我林泉如可营”,诗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误入功业的悔恨以及对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他日疑谋谁为决,无由重到访君平”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以及希望能再次与王六公交流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别王六公》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折彦质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8年,此时正值宋金和议期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时局相对稳定。 在诗的创作时期,折彦质身处江南的繁华之中,面对日渐衰落的南宋政权,他心中充满忧虑。尽管当时他已离京多年,但仍心系国家大事。此外,折彦质曾任尚书省右丞,一度权倾朝野,然而在宋金和议后,他的政治地位逐渐下滑,这也使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 与此同时,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也与折彦质的创作密切相关。南宋时期,北方金国势力强大,而南宋则偏安江南,丧失了大片国土。尽管如此,南宋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仍有所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繁荣,人文荟萃。这种时代背景使得折彦质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