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寺口号
九重丹诏锡恩荣,嫋嫋秋风卷旆旌。
藉甚缙绅争颂德,烂然衣锦得徐行。
一钱选受群翁送,三径归来万事轻,
定理室室思贾傅,蒲轮应复召枚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风中,九重的诏书带来了深深的恩典。
那些在朝廷中有权势的大臣们都争先恐后的赞美这伟大的功德,
穿着华丽的锦衣,他走得很慢。
接受了一分钱的选择,所有的老人都把他当作礼物送给他们,
三条小路回来了,一切都变得轻松。
他深思熟虑着每一个房间,想念着贾傅,
然后开始呼唤那个坐在蒲轮上的人,也就是那个人——枚生。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2. 丹诏:皇帝的诏书。
3. 锡:赐予。
4. 恩荣:皇帝的恩典和荣耀。
5. 嫋嫋:同“袅袅”,形容随风飘扬的样子。
6. 卷旆旌:卷起旗子,表示士兵已经准备好出发。
7. 藉甚:盛大的样子。
8. 缙绅:士大夫,有地位的人。
9. 颂德:赞扬皇帝的德行。
10. 烂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1. 衣锦:穿着华丽的衣服。
12. 一钱选受:用一文钱就能选择接受。
13. 群翁:指众多的人。
14.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15. 定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16. 室室思贾傅:时时刻刻都想着像贾傅那样的人。
17. 蒲轮:古代朝廷用来迎接贤能之士的车子。
18. 应复召:应该再次被邀请。
19. 枚生:指汉代的辞赋家枚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杜寺口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诗句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象、大臣们的颂德和友人的离去,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才情与胸怀,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杜寺口号》是南宋诗人傅察于乾道八年(1172年)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中期,金国入侵中原,山河破碎,民生涂炭。身处乱世,傅察满怀家国之愁,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此诗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表现出对故土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个时期,傅察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交好,共同关注国家命运,以诗歌记录时代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