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日

标题包含
元日
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鸡迎晓报新声。 宿寒尚在龙蛇蛰,岁历初传日月迎。 蓂叶四时今始发,梅花一旦占先荣。 山家也祝尧天寿,漫学牛山报太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黑暗中春天的曙光逐渐明亮,百鸡迎接黎明发出新的鸣叫。寒冷的夜晚仍在持续,就像冬眠中的龙蛇,新年伊始,日月交接。四季轮回如今刚刚开始,梅花已率先绽放。山中的农家也祝福国泰民安,犹如牛山的景色一般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暗里:指夜晚或光线暗淡的地方。 2. 春催:春天的催促,形容春天来临的脚步。 3. 曙色明:曙光明亮,形容早晨的阳光。 4. 百鸡:形容数量众多,这里指的是公鸡。 5. 迎晓:迎接晨曦,即迎接新的一天。 6. 新声:新的声音,这里指公鸡的叫声。 7. 宿寒:长期的寒冷。 8. 龙蛇蛰:形容冬天的寒冷。 9. 岁历:年份,这里指新的一年。 10. 日月迎:迎接太阳和月亮,形容新年的到来。 11. 蓂叶:一种植物,叶子四季常青。 12. 梅花开:指梅花在冬天开放。 13. 占先:抢先,形容梅花是冬季最早开放的植物。 14. 山家:山中人家,这里指诗人自己。 15. 尧天寿:祝福天下人长寿。 16. 漫学:随意学习,这里指随意模仿。 17. 牛山:古时候的一个地方,人们在那里庆祝丰收。 18. 报太平:祝愿国家平安,人民安居乐业。
去完善
赏析
《元日》这首诗,以元日即春节为主题,展示了新年的曙光、百鸡报晓、龙蛇蛰伏以及梅花绽放的情景,描绘了山中的农民庆祝新年、祈求长寿和太平的景象。全诗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是唐代诗人释契嵩的一首描绘新春景象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5年,正值唐朝的中晚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诗歌文化盛行,成为唐代的黄金时代之一。 释契嵩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在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元日》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新年时的喜庆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同时,他也传达了佛教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思想。 在创作《元日》这个时期,释契嵩的生活阅历丰富,他曾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对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深入的了解。这些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唐朝中晚期,佛教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也影响了释契嵩的创作观念和人生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