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守冢偶携子弟散策郊游有感借用壁间韵 其一
天地一蚁磨,人生何日闲。
此身真土木,到处即溪山。
血点居苫泪,衣余戏彩斑。
春游板舆在,无复奉慈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地间就像一只巨大的蚂蚁爬行,人的生活中哪有清闲的日子呢?
我这身躯已经是泥土和木头了,走到任何地方都像是在溪水和山间行走。
我的眼睛经常留下血迹,衣服上也只剩下五颜六色的斑点。
春天去郊外游玩时,我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为你尽孝心了。
去完善
释义
1. "天地一蚁磨":喻指整个宇宙如同一盘巨大的蚂蚁磨,比喻大自然的广大与人的渺小。
2. "人生何日闲":感叹人生什么时候才能拥有清闲的时光。
3. "此身真土木":诗人以土木比喻自己的身体,表示自己的存在就像土地和树木一样平凡。
4. "血点居苫泪":诗人回忆过去用血泪描绘出悲哀的画面。
5. "衣余戏彩斑":诗人追忆当年穿着五彩斑斓的戏服表演时的情景。
6. "春游板舆在":春游时乘坐的木板车还在,这里用来怀念母亲的慈爱。
7. "无复奉慈颜":再也见不到母亲的慈爱面容,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结茅守冢偶携子弟散策郊游有感借用壁间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天地比喻为蚁磨,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忙碌。他以“土木”形容自己的躯体,强调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同时,诗人提到在人生旅途中,处处都能找到美丽的山水风景。此外,他还通过描绘血迹、泪水、戏服等元素,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怀念。最后,诗人提及春天的郊游和已故亲人的回忆,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亲情的珍贵。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善括的《结茅守冢偶携子弟散策郊游有感借用壁间韵 其一》是宋朝时期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0年前后,即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诗人赵善括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辞官回乡,选择了在僻静的乡村结庐而居,与家人一起过上清静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家人偶尔去郊外散步游玩,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歌就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