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法喜堂

标题包含
法喜堂
虚堂庇风雨,结构不务壮。 外饰无髹髵,置物况容长。 开箧药剂灵,拈棋白黑抗。 阶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 出门鸟雀喧,燕处物我丧。 吴俗夸有素,佛徒侈相尚。 独能守质静,坐以矫流宕。 栖之果自喜,何须山海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敞的厅堂遮蔽了风雨,其建筑构造不求雄伟壮观。 外观不加修饰,却能容纳众多物品。 打开药箱如同神奇药剂生效,黑白棋子相映成趣。 台阶旁的花儿淡雅多姿,庭院里的石头苍翠交错。 走出家门,鸟雀喧闹不已,燕子的住处充满了生灵。 吴地的风俗向来简朴,僧侣们以富丽相尚。 只有我能坚守质朴与宁静,静坐于此对抗世俗的浮躁。 这样的生活让我欢喜,何必追求山海之间的热闹。
去完善
释义
1. 谢景初:唐朝人,生卒年不详,字文几,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官至尚书郎,擅长绘画。与元德秀同时,称“二俊”。工诗,著有《东堂集》十卷,已佚。事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下。 2. 法喜堂:寺庙的名称,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畔。
去完善
赏析
《法喜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景初对于禅宗佛学的精神追求。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在禅宗思想指导下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虚堂庇风雨,结构不务壮”两句开篇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是一个简朴、不追求华丽壮观的寺庙或禅房,这里虽然是僧人的居处,却避开了世俗纷扰,提供了避风的港湾。 “外饰无髹髵,置物况容长”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他居所的外观和内部布置,表面上看似粗陋,但容纳万物的心胸却无比广阔。 “开箧药剂灵,拈棋白黑抗”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细节,读书和下棋,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和对学问的尊重。 “阶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诗人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以及他在其中得到的愉悦与宁静。 “出门鸟雀喧,燕处物我丧”诗人将自身置于自然之中,认识到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传达出超脱世俗纷扰,融入自然的境界。 “吴俗夸有素,佛徒侈相尚”诗人批判了当地的世俗风气,认为那些夸耀物质财富的人和热衷于攀比的佛教徒们,都迷失在了物欲的洪流之中。 “独能守质静,坐以矫流宕”然而诗人自己却能够坚守质朴宁静的生活方式,抵抗世俗的诱惑,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仰和品格。 “栖之果自喜,何须山海上”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处世哲学:只要内心坚定,何必去寻求名山大川的庇佑?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自信与骄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法喜堂》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谢景初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5年前后,也就是南宋孝宗时期。当时,宋金关系紧张,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谢景初的个人经历也颇具戏剧性。他曾担任郡守,但因触怒权贵而被罢免。此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隐居生活,以诗文自娱,度过了近二十年淡泊宁静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山水,结交诗友,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人生哲理的诗篇。 这首《法喜堂》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通过对法喜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崇敬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