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石
势横截江虎踞足,白龟却行冯夷哭。
大川当时波沄沄,石也如此受命独。
水石击撞无了时,因危见节乃见奇。
世间大有胡广辈,欠读涧民江石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流湍急如猛虎咆哮,行至半路与阻碍的水底生物纠缠不休,使得速度放缓,甚至倒退。江河翻涌、波涛滚滚,而石头却在这洪流中屹立不倒,似乎在无声无息地展示着它的坚韧。
流水撞击礁石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尽管危险重重,它仍然坚守自己的位置,不为所动。生活中有许多像胡广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读懂这诗歌中所蕴含的道理,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罗椅:宋朝文人。
2. 江石:指罗椅的这首《江石》诗。
3. 虎踞足:比喻江石的形状。
4. 白龟却行冯夷哭:白龟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生物,这里用来形容江石的外形;冯夷是传说中的河神。
5. 大川当时波沄沄:形容江水波涛汹涌的样子。
6. 受命独:江石独自承受着命运。
7. 无了时:没有停止的时候。
8. 因危见节:在危险中才能看到一个人的品质。
9. 见奇:见到奇异的景象。
10. 胡广辈:指那些没有风骨、见风使舵的人。
11. 欠读涧民江石诗:指这些人没有读过罗椅的这首《江石》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江边的石头,形象地展现了它孤独而又顽强的精神。诗人以虎踞足、白龟却行和冯夷哭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示了江石的庞大和险要。同时,通过描述江水的汹涌和撞击石头的场景,表达了江石坚忍不拔的品质。
诗的最后一联则引入了社会现象进行对比。诗人指出,虽然世间有很多像胡广那样的人,但是他们对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缺乏了解,缺失了生活的坚韧和毅力。而诗歌所蕴含的深意和力量,是需要用心去阅读和体验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椅的《江石》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7年,即南宋孝宗年间。此时正是南宋政权逐渐稳定,经济、文化逐渐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罗椅作为一个文人雅士,对文学、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曾经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为种种原因,后来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在《江石》这首诗中,罗椅以江边的石头为切入点,通过对江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诗中的江石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这也反映了罗椅自身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