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
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已亭下道别,却难忘灯光下的深情厚谊。待吟咏诗篇结束便要安枕而眠,夜色中更漏的声音更加清晰可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侍御:指李白。
2. 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已经在这个亭子下告别了,但我仍然难以忘怀那盏灯下的深情厚谊。这里的“灯下情”指的是诗人与李侍御之间的深厚友情。
3. 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夜深了,我因为吟咏过多而想躺下休息,此时更漏的声音愈发清晰可闻。这里的“更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用来记录夜间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朱庆馀的《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以“已作亭下别”开篇,通过地点和时间点体现了与友人李侍御别离的场景。而“未忘灯下情”则是诗人表达出离别后心中依然充满不舍和怀念的情绪。同时,诗人在“吟多欲就枕”中以描绘自己面对离愁满怀,只能借助于诗歌抒发情感,却又在夜深时分更加清醒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更漏转分明”则含蓄地暗示出离别的哀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深情而又才情横溢的一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朱庆馀本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年轻时就显露出了过人的文学才华。然而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地位并不高,许多才子佳人难以施展抱负。因此,朱庆馀的诗作多表达对世事的不满和无奈之情。
在《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这首诗中,朱庆馀通过描绘与朋友别离的场景,表达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