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曲
荷花明灭水烟空,惆怅来时径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处,鸳鸯飞出碧流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叶在涟漪中时隐时现,四周弥漫着水雾般的朦胧感,令人惆怅不已。眼前的路径已然改变,不复来时模样。想要抵达那个美丽的前洲,需顺着鸳鸯从碧绿水流中飞出的方向前进。

去完善
释义
1. 荷花:这里指池塘里的荷花,明灭表示荷花在水中若隐若现的状态。
2. 水烟:水面上雾气缭绕的景象,通常用来描绘清晨或傍晚的美景。
3. 惆怅:表示忧愁、苦闷的心情。
4. 来时径: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这里暗示诗人此时的情绪并不愉快。
5. 前洲:诗中的地点名,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与朋友约会的地点。
6. 堪入处:可以进入的地方,这里指诗人能够到达的前洲。
7. 鸳鸯:一种水鸟,常常被比喻为恩爱的夫妻或者情侣。
8. 碧流:清澈的河流,这里描述了鸳鸯生活的环境。

去完善
赏析
《榜曲》朱庆馀
诗题“榜曲”有二意:一曰寓意科举登榜;二曰实指荷池边的小曲。此诗正是以景写情,寄寓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描绘了荷塘景色,“荷花明灭水烟空”展现了一幅清幽的夏景图,而荷叶中的烟雾弥漫则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然而这种静谧和祥和并未能长久,次句的“惆怅来时径不同”道出诗人内心难以掩饰的怅然之情。这惆怅源于他来到这里的道路发生了改变,暗示人生旅途的变化莫测。
承转之后,诗意渐深。“欲到前洲堪入处”显示作者向往美好的未来,似乎有一种将要看到希望的意味。然而在尾句“鸳鸯飞出碧流中”却突然转折,表达了作者感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仍遥不可及,看似美好的愿望只是如鸳鸯一样,从他的视线中渐渐消逝。
全诗通过荷花、水烟、鸳鸯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含有人生变化的无奈与悲伤。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咏物抒怀之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榜曲》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著名诗作,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在创作此诗时,朱庆馀正面临着科举考试,他希望通过这次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当时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使许多有才之士难以脱颖而出。在这种背景下,朱庆馀以“梅花”自喻,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和对公正选拔人才的渴望。
同时,晚唐时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皇权逐渐衰弱,政治斗争激烈,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这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担忧,朱庆馀也不例外。因此,他在《榜曲》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公正、和谐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