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标题包含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一作庆余,号天台白云子。他是唐代诗人,原籍浙江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生活在唐宪宗、穆宗时期(约公元806年至824年)。 朱庆馀的一生主要集中在创作诗歌和游历名山大川...查看更多
乐乐蛙1980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众多的药材中,它的名声最为响亮; 只因它有特殊的药效,受人青睐。 若是大家都向它寻求帮助, 那么采摘的人便会络绎不绝。
乐乐蛙1980
去完善
释义
"商州":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一带,古代称为"商州"或"商山"。 "王中丞":官职名称,即尚书令,是唐代中央官制中的高级官员。这里指的是王叔文,他是唐顺宗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枳壳":一种中药材,又称"枳实",具有消食化滞、疏肝解郁等功效。 "方物":特产的意思,指某一地区特有的物产。 "只应":表示推测或者猜测的语气词。 "愈疾":治愈疾病,这里指的是枳壳具有药用价值。 "交尽":把所有的都拿出来。 "乞":给予,赠送。 "人人与":每个人都给一点。
乐乐蛙1980
去完善
赏析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朱庆馀 这首诗以“枳壳”为主题,描绘了商州地区的特产——“枳壳”的独特之处。诗人首先指出,这种名为“枳壳”的特产在众多的地方特产中,其名声最为远播;同时,这种枳壳的味道特别鲜美,具有治愈疾病的功效,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诗人在第二句中提到“愈疾味偏佳”,这是一种对枳壳的高度赞誉,表示枳壳不仅味道独特,还具有药用效果。这既是对枳壳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商州地区的赞美。 最后两句“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表达了诗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枳壳的美味,同时也希望商州地区的枳壳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乐乐蛙198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世纪的中国,也就是晚唐时期,诗歌是文人墨客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时代,人们关注着社会现实,对人生百态有着深刻的洞察。朱庆馀,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他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公元826年,朱庆馀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在他的仕途中,曾遭遇过挫折和困境。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朱庆馀深感孤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面对人生。 当时的社会,科举制度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士人阶层为了追求功名,纷纷投身科场。然而,科举考试并非易事,许多人屡试不第,蹉跎岁月。朱庆馀对此深有感触,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士人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关切。 与此同时,晚唐时期的政局动荡不安,宦官专权、朝政腐败等问题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朱庆馀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诗篇传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 在这首《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中,朱庆馀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以枳壳为引子,寓意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既体现了朱庆馀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乐乐蛙198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