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水部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
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
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口已许久未见,孩子们也有些感情了。
他们还记得那个名字,时常在公卿面前提起。
允许我们同床而坐,也允许我们一起骑马同行。
恩情如此深厚以至于难以言表,心中情感非常清晰明了。

去完善
释义
《上张水部》:这首诗是朱庆馀写给张水部的,张水部指的是张籍,他在唐代曾任水部员外郎。这是一首表达感激之情的诗。
1. 门阑:指门框或门口,这里泛指家门。
2. 儿童亦有情:这里的“情”指的是对诗人依恋之情。
3. 不忘将姓字:“不忘”是指孩子们始终记得;“将”是把,拿的意思;“姓字”是指诗人的姓名。这句意思是孩子们始终记得他的名字。
4. 常说向公卿:“向”是指朝,对;“公卿”是指朝廷大臣,这里具体指张水部。这句意思是孩子们常常谈论起他。
5. 每许连床坐:“许”是允许,同意的意思;“连床坐”是指两人同床而坐,表示亲密无间。这句意思是张水部对他非常好,允许他们关系亲近。
6. 仍容并马行:“仍”是还,依然的意思;“并马行”是指骑马并行,表示亲密友好。这句意思是张水部对他的态度依然非常友善。
7. 恩深转无语:“恩深”是指恩情深厚;“转”是反而,却的意思;“无语”是不说话,这里表示难以用言语表达对张水部的感激之情。
8. 怀抱甚分明:“怀抱”是指内心的情感;“甚分明”是非常清楚明白。这句意思是他对张水部的感激之情非常明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张水部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对方的深情厚谊。诗中的“儿童亦有情”表现了作者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暗示了诗人与张水部的深厚友情。而“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则体现了张水部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述两人的日常互动,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最后两句“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张水部深情无言的感激之情。全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张水部之间的深厚友谊,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张水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这段时间内,朱庆馀历经了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及第,人生际遇颇为坎坷。
在朱庆馀生活的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中晚期,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宪宗皇帝在位时,出现了短暂的“元和中兴”的繁荣景象,但士人阶层受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的困扰,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投身科举,寻求出仕为官的机会,以期实现个人抱负和改变社会现实。
因此,这首诗以含蓄、委婉的手法,表达了朱庆馀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未来仕途的担忧。他在诗中托物言志,通过描绘莲花、荷叶的美丑,寓意自己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始终无法脱颖而出。同时,他还向张水部这位朝廷重臣寄予希望,希望能得到其提携和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