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洞庭

标题包含
过洞庭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一作庆余,号天台白云子。他是唐代诗人,原籍浙江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生活在唐宪宗、穆宗时期(约公元806年至824年)。 朱庆馀的一生主要集中在创作诗歌和游历名山大川...查看更多
爱久见人心_6467
去完善

译文
白浪花涌疾风狂,船只挂帆启航翔。 一片汪洋波涛怒,令人怀疑船楫量。 远飞大雁抵孤岛,苍茫天穹无垠场。 尚有志士待程路,心中有梦想必偿。
爱久见人心_646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过洞庭:诗题中的“洞庭”指的是湖南省的洞庭湖,这里代指诗人经过的一段水域。 2. 帆挂狂风起:意思是船帆被风吹得鼓起,形象地描绘出航行在狂风中的情景。 3. 茫茫既往时:“茫茫”形容水势浩渺无边,“既往时”指的是过去的时间,整个句子表达的是诗人回忆过去的时光。 4. 波涛如未息:描述洞庭湖汹涌的波涛,像是从未停止过。 5. 舟楫亦堪疑:“舟楫”是指船只,“堪疑”表示令人疑惑,这句意味着船上的人对于能不能顺利度过波涛汹涌的水域感到疑虑。 6. 旅雁投孤岛:“旅雁”指迁徙中的大雁,它们飞累了,降落在一个孤岛上休息。 7. 长天下四维:“长天”形容天空辽阔无垠,“四维”可以理解为四个方向,这句话的意思是四面八方的天空都显得那么广阔。 8. 前程有平处:意思是前方的路虽然坎坷不平,但是仍然有希望找到平坦的地方前行。 9. 谁敢与心期:“与心期”指的是期待内心所向往的,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又有谁能预料到未来的事情呢?
爱久见人心_6467
去完善
赏析
《过洞庭》是一首描绘风浪中航行,感叹前路未知的古诗。前两句描述了启航时的情景,大风掀起波涛汹涌的海浪,诗人孤舟独立,让人感受到一份孤独与无助。第三句则更加具体的描绘了波涛的汹涌,如同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船只前行。第四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怀疑和担忧:在如此的恶劣环境中,是否能平安度过? 接下来的“旅雁投孤岛”一句则形象地描绘出在波浪中的飞鸟投入岛上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在风雨飘摇中的孤独与渴望依靠的心情。紧接着的“长天下四维”表达了诗人期望在这漫漫人生中找到一个避风港的心愿。 最后两句“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道出了诗人的决心与期待,虽然前方路途仍布满艰险,但只要有平坦的地方,他就有信心去面对、去追寻。本诗整体以自然景象作为情感的寄托,充分展示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爱久见人心_646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洞庭》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描绘洞庭湖景色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837年前后,其时唐文宗在位,朝政混乱,宦官专权,皇帝被架空。朱庆馀曾先后两次赴京应试,但都未能及第,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样坎坷的人生际遇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洞庭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常见主题,无数诗人墨客以它为题吟咏。在时代背景下,朱庆馀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朱庆馀的个人遭遇,更是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写照。
爱久见人心_646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