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任处士幽居

标题包含
题任处士幽居
惜与幽人别,停舟对草堂。湖云侵卧位,杉露滴茶床。 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生涯无一物,谁与读书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一作庆余,号天台白云子。他是唐代诗人,原籍浙江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生活在唐宪宗、穆宗时期(约公元806年至824年)。 朱庆馀的一生主要集中在创作诗歌和游历名山大川...查看更多
璐璐熙Sama
去完善

译文
珍惜与隐士道别的那一刻,停泊小舟对着简陋的草屋。湖水上的云彩侵入我的卧床之处,杉树的露水滴滴答答落在茶几和茶床上。 夜晚赏月时便高声吟唱,池塘里的花儿香气四溢。然而我这一生没有任何物质财富,谁为我提供书籍作为精神食粮呢?
璐璐熙Sama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人:隐逸之人,此处指隐居的人,即任处士。 2. 草堂:此处指任处士的居所。 3. 湖云:湖面的水气。 4. 杉露:杉树上的露水。 5. 茶床:茶几或茶座,此处指用来品茶的地方。 6. 山月吟时:月亮升起的时候。 7. 池花:池塘里的花朵。 8. 觉后香:醒来之后能闻到花香。 9. 生涯无一物:比喻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 10. 谁与读书粮:谁供给读书所需的粮食。
璐璐熙Sama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隐士时所见的美景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并借停舟之举表达了对幽居环境的欣赏。颔联描写了云雾笼罩湖面、杉树露水滴落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颈联通过月亮和池花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高雅品味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尾联则暗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心驰神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自身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之间的融合,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独到见解。
璐璐熙Sam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任处士幽居》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主体内容是描绘任处士幽居的景色和生活情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此诗应创作于唐朝中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盛、艺术创新的高峰期。在此阶段,文人墨客的活跃度和作品的质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朱庆馀在这段时间内的人生际遇。作为一个文人,他先后经历了科举失利和官场失意的打击,这也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幽深。因此,在他对于隐逸生活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也就使得许多像朱庆馀这样的文人雅士纷纷选择退居田园,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综上所述,《题任处士幽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在唐朝中期这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由于人生际遇和社会现实的双重影响,朱庆馀通过描绘隐逸生活来寄托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关心。
璐璐熙Sam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