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游寺
石抱龙堂藓石干,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抱龙堂藓石干,山遮白日寺门寒。
古石簇拥在亭台周围,苔藓生长在干燥的石缝里;山间云雾缭绕,寺门前寒气袭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抱龙堂藓石干:"石抱龙堂"指寺庙建筑位于山中;"藓石干"描述石头上的苔藓干燥状态。
2. 山遮白日寺门寒:"山遮白日"形容山上树木茂盛,阳光难以照射到地面;"寺门寒"指寺庙入口处的阴凉环境。
3. 长松瀑布饶奇状:"长松"指松树;"瀑布饶奇状"描绘瀑布和周围环境的奇特景观。
4. 曾有仙人驻鹤看:"仙人"表示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人物;"驻鹤看"表达古代神仙们曾在此地欣赏美景的传说。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石抱龙堂藓石干,山遮白日寺门寒”中,“石抱龙堂”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主体建筑,用“藓石干”突出了环境的古朴和历史的积淀;而“山遮白日”则表现了山中寺庙的清静幽深。
颔联“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展示了寺庙周边的环境。“长松瀑布”中的“奇状”代表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之处,暗示着寺庙的地理环境不凡;同时,提到“仙人驻鹤”这一传说,为寺庙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仙游寺》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朱庆馀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一直未能及第。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使得士人阶层对功名充满了渴望,而佛教的兴盛也为士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庆馀来到了仙游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佛家的慈悲为怀,写下了这首《题仙游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