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塞下曲

标题包含
塞下曲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 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 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一作庆余,号天台白云子。他是唐代诗人,原籍浙江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生活在唐宪宗、穆宗时期(约公元806年至824年)。 朱庆馀的一生主要集中在创作诗歌和游历名山大川...查看更多
小清新kira酱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的行程,年年都在野外度过。 加入了群队,选择了一匹良马,告别了伙伴,开始了狩猎生活。 弓箭上弦,箭羽就像雕刻一般精致;弓弦紧绷,射出的箭矢轻盈如鹊鸟的羽毛。 遥望远方,那是一座受降城,仿佛近在眼前。
小清新kira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万里去长征:形容路途遥远。 2. 连年惯野营:指常年在外行军驻扎。 3. 入群来择马:挑选合适的马匹加入队伍。 4. 抛伴去擒生:离开同伴去捕获敌人。 5. 箭撚雕翎阔:箭上雕有羽毛,射程较远。 6. 弓盘鹊角轻:弓上用鹊羽制作的弓弦,手感轻盈。 7. 问看行近远:询问行程的距离。 8. 西过受降城:向西经过受降城。
小清新kira酱
去完善
赏析
《塞下曲》朱庆馀这首诗歌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边塞将士英勇善战、忠诚勇敢的豪情壮志。“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展现了对战争生活的适应和乐观精神。接下来的“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则描述了战士们挑选战马,抛下同伴独立去捉拿敌人的英勇场景。 诗中“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一句则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战士们的武器装备和武艺高强,形象地表现出他们勇猛无畏的形象。最后一句“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展现了战士们行军的路线,也意味着他们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整首诗歌以其深沉的笔触,雄浑的气势展现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小清新kira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这个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微,边境战事不断,尤其是西北边疆的吐蕃、回纥等民族对唐朝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边防士兵的生活和战斗成为当时文人墨客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 在创作《塞下曲》时,朱庆馀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仕途艰辛。然而,这并没有使他消沉,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在这个时期,他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命运,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唐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权,人民疾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边塞战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期盼,同时也感受到他在现实中的无奈和失望。
小清新kira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