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标题包含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字可久,一作庆余,号天台白云子。他是唐代诗人,原籍浙江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生活在唐宪宗、穆宗时期(约公元806年至824年)。 朱庆馀的一生主要集中在创作诗歌和游历名山大川...查看更多
林珈安
去完善

译文
老大成名依然疾足如病,即使听丝竹之乐也难以欢愉。 高尚的太守宽宏大量,让我们悠闲地坐下,尽情欣赏这美丽的青山景色。
林珈安
去完善
释义
1. 老大:指年纪已大。这里是指年纪较大的官员或文人。 2. 成名:功成名就,这里指的是韩使君已经有所成就。 3. 足病:脚疾,这里可能指韩使君的身体状况不佳。 4. 纵:即使,即便。 5. 丝竹:指音乐,这里指宴会上的歌舞表演。 6. 高情:高尚的情操,这里是对韩使君的赞美。 7. 太守:地方长官,这里指韩使君。 8. 容闲坐:允许我悠闲地坐着,这里表示韩使君的宽容和理解。 9. 借与:给予,这里是把青山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意思。
林珈安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述了自己年老、疾病交加的生活状态,听到音乐也无法感到欢乐。体现出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理解的心境。 颔联则表达出在好友的陪伴下诗人可以暂时忘却病痛的困扰,将心情寄托于自然景色之中,享受片刻宁静的时光。
林珈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州韩使君置宴》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当时社会动荡,藩镇割据严重,然而朝政却相对较为宽松,文人士大夫得以有一定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朱庆馀凭借着自己的才情与谋略,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获得了解绶任官的机会。这首诗正是他赴任途中,在湖州韩使君的宴席上所作。诗人在诗中以“不饮酒”的姿态,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审慎态度。 此外,这个时期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活跃于历史舞台。如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朱庆馀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和人文素养。
林珈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