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宅花
数树荒庭上,芬芳映绿苔。自缘逢暖发,不是为人开。
色艳莺犹在,香消蝶已回。相从无胜事,谁向此倾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数株树木生长在荒废的庭院里,它们的美丽与绿意映射着斑驳的青苔。它们之所以开花,并不是为了让人欣赏,而是因为自身适宜的环境得以绽放。
这些花儿鲜艳得连莺鸟都还在留恋,香气消散之后蝴蝶已经离去。花儿盛开却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谁还会对着它们举杯敬酒呢?

去完善
释义
《废宅花》:本诗描绘的是春日里的废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数树荒庭上:数树,指几棵树;荒庭,荒废的庭院。
2. 芬芳映绿苔:芬芳,花的香气;绿苔,绿色的青苔。
3. 自缘逢暖发,不是为人开:自缘,自然地因为;暖发,温暖的春天;人,人类。
4. 色艳莺犹在:色艳,色彩鲜艳;莺,黄莺鸟。
5. 香消蝶已回:香消,花香消失;蝶,蝴蝶。
6. 相从无胜事:相从,相互伴随;无胜事,没有特别的事情。
7. 谁向此倾杯:谁,指朋友;倾杯,饮酒作乐。

去完善
赏析
《废宅花》是一首描绘孤独和失落感的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废宅花无人欣赏的现象,揭示了生活中的失意与无奈。
首联写荒废的庭院里,花儿独自盛开,映衬着长满绿苔的地面。这表明花朵虽然美丽,但却因环境的颓败而无人问津。颔联则以“自缘逢暖发,不是为人开”说明花儿因时节到来而绽放,并非特意为某个人开放,暗示了生活的无常。
颈联以莺鸟依然停留在花间、蝴蝶却已离花而去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并非都能拥有恒心去欣赏。尾联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却没有人为它倾倒杯中酒,表达出无法得到他人赏识的苦闷。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废宅中的美好与落寞完美融合,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废宅花》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5年前后,正值唐武宗会昌年间。在这个时期,唐王朝国力逐渐衰落,政治腐朽,民生疾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朱庆馀出身寒门,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然而,他并未因功名而忘记民间疾苦,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现实关怀。在《废宅花》一诗中,他以废宅中的花卉为象征,描绘了当时民间的凄惨景象,表达了对世道不公、贫富悬殊的深深忧虑。
此外,这一时期,由于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朝政日趋腐败。尽管朱庆馀有才华、有抱负,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很难有所作为,只能寄情于诗歌,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