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云收雾敛,过一番疏雨,秋容新沐。月满巴山天似水,满眼祥云飞扑。一点长庚,瑞腾光彩,独照梅仙屋。十洲三岛,有人初降凡俗。
长怪李白疏狂,骑鲸一去,千载无人逐。也解重来应尚欠,多少人间传曲。只怨君王,促归批诏,夜对金莲烛。蓬仙日醉,不知海岛桃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云雾散去,刚刚下过一场细雨,秋天的景色焕然一新。月亮照亮了巴山,天空一片宁静。满眼都是飘动的云彩。那一颗明亮的星星,犹如祥和的光彩,独自照耀着梅仙屋。在那神秘的三岛和十洲之间,有位仙人降临凡尘。
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狂放不羁,骑着鲸鱼离开人世,千百年间无人能追随。也许他有一天会回来,但也许还有所欠缺,因为人间有太多传说在流传。只怨恨君王催促他回家,连夜写下批复诏书,在金莲蜡烛下完成。这位蓬莱仙境中的神仙终日沉醉,根本不晓得海上的仙桃已经成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收雾敛:形容云雾消散,天气明朗的景象。
2. 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地。
3. 长庚:星名,即太白金星,此处象征吉祥。
4. 梅仙屋:指梅花仙人居住的屋子。
5. 十洲三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美好之地。
6. 李白疏狂:形容李白的豪放不羁。
7. 骑鲸:相传李白醉酒骑鲸升天,比喻离世成仙。
8. 促归批诏:指皇帝催促李白回归朝廷,赐给金批诏书。
9. 金莲烛:古代宫廷用蜡烛,以金色莲花为烛台。
10. 蓬仙: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诗人在月夜欣赏美景、回忆古人李白的情景。开篇通过描绘月光如水、祥云翻飞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紧接着,诗人联想到李白的故事,感叹他骑鲸而去,令后人难以追及。同时,诗人也认为即使李白能够重临人间,也未必能留下更多的诗篇。
在这首词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君王的惋惜,因为君王急召李白回宫,使他未能完成更多美妙的诗篇。最后,诗人以蓬莱仙境的典故收尾,表示诗人自己也沉浸在这种美景之中,仿佛已经忘却了尘世烦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词人俞国宝的代表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4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局势动荡,金国对宋的侵略战争仍在继续,人民生活困苦。
俞国宝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时局不稳,最后选择辞官回乡。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际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念奴娇》中,俞国宝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词中的“愁”、“恨”等字眼,反映了他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此外,这首词还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他们崇尚自然美,追求内心的宁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