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凰台

标题包含
凤凰台
天连宫阙云烟湿,地接淮山日月低。 不知何处两黄鹄,飞向白云云外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连接着天宫的云雾显得湿润,地面与淮山相接,日月的光辉显得低垂。 不知哪里的两只黄鹄,正飞向那片白云深处的家乡。
去完善
释义
1. 凤凰台:位于南京的一座著名古台,也是南朝刘宋元嘉年间重兴建的“台城”的一部分。 2. 天连宫阙:指天空与宫廷相连,形容建筑宏伟壮观。 3. 云烟湿:描述烟雾弥漫的情景。 4. 地接淮山:指地面与淮河山脉相接,描述地理位置。 5. 日月低:太阳和月亮低垂,表示时间接近黄昏。 6. 黄鹄:即天鹅,这里用来比喻自由翱翔天际的大雁。 7. 白云云外归:云朵在遥远的天际飞翔,意味着远方。
去完善
赏析
《凤凰台》是唐代诗人王遂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凤凰台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天连宫阙云烟湿”,描述了凤凰台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云烟作为背景,突出了宫殿的威严和神秘。“湿”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云雾缭绕的意境,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次句“地接淮山日月低”,则将视野转向地面,描绘了凤凰台周围的山水景色。诗人以“淮山”为背景,巧妙地展示了凤凰台的地理位置。同时,“日月低”则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凤凰台的高耸入云。 后两句“不知何处两黄鹄,飞向白云云外归”,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关注。诗人以“两黄鹄”为代表,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生灵的赞美。同时,通过“飞向白云云外归”这一场景,展现了凤凰台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总之,《凤凰台》这首诗通过描绘凤凰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凰台》是南宋诗人王遂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当时正值金朝和南宋对峙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王遂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历任县丞、知府等官职,后因故被贬为庶民。 在《凤凰台》这首诗歌中,王遂以凤凰台为题,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提到“昔时歌舞地,今日战斗场”,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心疾首。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使得国家局势日益恶化。 王遂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凤凰台的描绘,反映了南宋王朝的衰落和民间的痛苦生活。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不满。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