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二
平生所爱曾莫倦,天遣花王慰吾愿。
姚黄三月开洛阳,曾观一尺春风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我一生的热爱中从未感到厌倦,上天的安排让花中之王实现了我的愿望。阳春三月的洛阳盛开着高贵的姚黄牡丹,我曾经有幸一睹这春风中的一尺娇艳。
去完善
释义
1. 句:这里指的应该是古诗或词中的一句话或者一句诗。
2. 朱弁:宋朝诗人,字少章,号断桥居士。
3. 莫倦:指的是不感到疲倦。
4. 天遣:指上天安排的。
5. 花王:花的代表,这里指的可能是牡丹。
6. 洛阳:古时候的城市,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
7. 一尺春风面:这里的“一尺”并非实际的距离,而是表示很近的距离。"春风面"是牡丹花盛开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作者以“句”的形式描绘了自己对花的热爱和渴望。首句“平生所爱曾莫倦”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执着追求,这种热情一直持续到老都没有疲倦过。接着,诗人表示这是上天的安排,让花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第二句“天遣花王慰吾愿”表明了在诗人的眼中,花就像一位王者,它抚慰了诗人内心的期盼与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具体描述了一种名为姚黄的花种,它在春天的三月份盛开于洛阳城。在这里,诗人用“一尺春风面”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姿态,形象地表现出花在春风中的摇曳生姿。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拟人、比喻等手法赞美了花的美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 其二》是南宋诗人朱弁所作的诗词之一。朱弁生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流寓金国达16年之久。他在金国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儒家学说的研究及教育事业,并得以与宋使保持联系,传递消息。
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间。这一时段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之交,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而南方则由南宋统治。这一时期的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频发,人民生活困苦。朱弁作为一个文人,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他的诗词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点。
在诗词《句 其二》中,朱弁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如“燕子归飞”、“柳絮飘零”等,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战争和乱世的忧虑,希望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这些情感都充分反映了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际遇和对时代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