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马孝子

标题包含
赠马孝子
风木含悲卧草莱,忽惊霄汉玺书来。乌私独行原天植,龙衮殊褒自圣裁。名动京华青史纪,光摇岭表紫泥开。芳标不但仪乡国,风轨崇朝遍九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中的树木带着悲伤躺在草丛中,忽然间惊喜地从天空接到皇帝的诏书。公正无私的行动源于天生的高尚品质,龙的荣耀取决于圣上的裁决。名声震动京城被历史记载,光辉照耀五岭开启了紫色泥土的春天。美好的标杆不仅限于故乡和国家,高尚的准则在朝廷广泛传播到四海八荒。
去完善
释义
1. 风木:指父母去世。《论语·阳货》:“宰我问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可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又《文选·韩愈<祭十二郎文>》:“昔者吾有先人之适,适或坠亡,则遣弃之,造次弗念。乃祀而哭之,气绝乃止。呜呼哀哉!”后因以“风木”指死亡。这里引申为痛失亲人。 2. 草莱:荒芜之地,这里指贫瘠的地方。 3. 霄汉:云霄,高空。形容极高的地方。 4. 玺书:古代官吏任命或者传达命令所用的印章文书。 5. 乌私:私人之事。乌,何。 6. 龙衮:皇帝的衣服,借指皇帝的恩宠。 7. 殊褒:特别的赞美。 8. 青史纪:在史书中记载。 9. 岭表:岭外,指五岭以外的地区,这里指广东一带。 10. 紫泥:指皇帝的诏书。 11. 芳标:美好的榜样。 12. 仪乡国:作家乡国的表率。 13. 风轨:风范。 14. 九垓:九天,泛指高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孝子的诗。诗人以孝子马孝子为主题,从他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入手,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句中,“风木含悲卧草莱”描绘了孝子马孝子所处的困苦环境,体现出他的坚韧品质。而“忽惊霄汉玺书来”则表现了他在孝行感动上天的瞬间,得到了皇帝的表彰。 接下来的诗句中,“乌私独行原天植,龙衮殊褒自圣裁”则表达了孝子行为的无私精神和高尚品德,他的行为和德行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赞美。之后,“名动京华青史纪,光摇岭表紫泥开”则寓意着他的德行名动京城,流芳百世,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最后的诗句“芳标不但仪乡国,风轨崇朝遍九垓”则是诗人的赞美之词,认为孝子马孝子的德行不仅代表了故乡的荣誉,而且成为了天下学习的楷模。整首诗借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展现了一个感人的孝道故事,表达出对孝子马孝子的深深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马孝子》是南宋诗人李焘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无法考证。李焘(1175-1249),字仁父,号南康山人,江西宁都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曾任国子监祭酒、秘书少监等职,以博学多才著称,擅长诗歌、散文、骈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李焘在任期间,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曾多次上疏朝廷,建议改革政治,振兴经济,但未能得到采纳。在这种情况下,他转向关注民间疾苦,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李焘通过描绘马孝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和人格的赞美。马孝子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以孝行闻名乡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李焘通过对马孝子的赞扬,表达了对自己儒家道德观念的坚守和对民间正义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道德的尊重和推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