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千岁楼成作

标题包含
千岁楼成作
圣朝予告辞三楚,帝子遗书问一丘。曾赋小山丛桂树,还教幽壑耸岑楼。窗含雪岭翻乌鹊,栋倚云峰碍斗牛。罗列石林争献巧,却疑江上即沧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文献中翻译出优雅的现代白话文并不容易,我会尽力将每句古文都转换成相应的现代白话文,同时保留其原有的韵味和意境。以下是我尝试的翻译: "圣朝予告辞三楚,帝子遗书问一丘。" 圣明的朝廷宣告离开三楚地区,皇帝的儿子送来了询问的信件。 "曾赋小山丛桂树,还教幽壑耸岑楼。" 曾经写过关于小山上丛生的桂树,现在又教导人们在幽深的山谷里建造高耸的亭台。 "窗含雪岭翻乌鹊,栋倚云峰碍斗牛。" 窗户包含了雪山上的乌鹊翻飞,房梁依靠在云峰之间,仿佛阻碍了星星的运行。 "罗列石林争献巧,却疑江上即沧州。" 各种各样的石头构成了石林的美景,争奇斗艳地展示着各自的精巧,却又让人怀疑这江上的景色就是沧州的缩影。
去完善
释义
《千岁楼成作》是一首描绘作者李焘修建千岁楼的诗歌。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注释: 1. 圣朝: 指当时的宋朝,“圣”表示皇帝。 2. 予告: 古代官员休假的一种方式。 3. 三楚: 指的是古代楚国分为西楚、东楚、南楚三个地区,这里代指湖北湖南一带。 4. 帝子: 皇帝的儿子或兄弟。 5. 遗书: 指寄来的书信。 6. 一丘: 这里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7. 小山丛桂树: 化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小山丛桂图经楼”。 8. 幽壑: 深谷。 9. 耸: 高耸。 10. 岑楼: 尖顶的高楼。 11. 窗含: 通过窗户可以看到。 12. 雪岭: 白雪覆盖的山岭。 13. 乌鹊: 乌鸦和喜鹊。 14. 栋: 房屋的栋梁。 15. 云峰: 云中的山峰。 16. 碍: 阻碍。 17. 斗牛: 北斗星和牵牛星。 18. 罗列: 摆放。 19. 石林: 石山。 20. 献巧: 展示技艺。 21. 却疑: 怀疑。 22. 江上: 江边。 23. 沧州: 古代对水边的土地的称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焘离开三楚地区,在帝子遗书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座千岁楼。诗人通过“圣朝”和“帝子遗书”表达了对其政治地位的认可。此外,他还通过提及小山丛桂树和幽壑耸岑楼来展示千岁楼的景色之美。 诗中,“窗含雪岭翻乌鹊,栋倚云峰碍斗牛”这句表现了千岁楼的壮丽景色。窗外是雪岭上的乌鹊翱翔,屋栋则依傍着云雾环绕的高峰,仿佛与天上的北斗星相对。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千岁楼的视野开阔,环境宁静且优雅。 最后两句,“罗列石林争献巧,却疑江上即沧州”,诗人以石林比喻自己博学多才的才华,并赞美了千岁楼的景观巧夺天工。同时,他将自己此刻所处的江畔风光与古代的沧州相比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岁楼成作》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李焘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此时李焘正值中年,任国子监司业,潜心修史。 在这个时期,李焘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于乡里。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未能及第,但在士林中声誉日隆。后来,他被荐为国子监司业,负责培养儒家学者,为朝廷选拔人才。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更加勤奋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中。 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南宋政权已经相对稳定,但由于金国的威胁,国家仍然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在关注国事的同时,也常常借古讽今,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李焘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也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综上所述,《千岁楼成作》这首诗歌是在李焘中年时期,面对家国重任和时代忧患的背景下创作的。在这首诗中,李焘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兴亡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