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施氏园海棠方盛时觅酒径醉二月九日
染根著色谢天公,破睡犹禁一再风。
为此径须浮大白,老夫元自爱深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上天赋予我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我在文化世界里畅游。在这个美好的夜晚,即使有一丝困意袭来,也会被这醉人的美景驱散。让我们举杯痛饮,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光,因为我对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
去完善
释义
1. 成都:中国四川省省会,历史悠久,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2. 施氏园:当指以姓氏命名的园林或花园,可能为唐代名园。
3. 海棠:一种著名的花卉,花期为每年的三月至五月,通常春季盛开。
4. 方:正,表示刚刚开始的时期。
5. 盛时:花开最茂盛的时期。
6. 觅酒:寻找酒,这里指诗人想要喝酒的心情。
7. 径醉:直接醉酒,这里指诗人在赏海棠的同时豪饮。
8. 二月九日:此处是诗人写作此诗的日期。
9. 染根著色:意指海棠花的根部吸收了土壤的颜色。
10. 谢天公:感谢大自然的力量。
11. 破睡:打破睡眠的意思,这里指让诗人从睡眠中醒来的海棠花香。
12. 一再风:指一阵阵吹过的春风。
13. 为此:因此。
14. 径须浮大白:立即喝一杯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焘所作,描述的是诗人在成都施氏园的赏海棠花的情景。
“染根著色谢天公”,这句描绘了海棠花鲜艳的色彩,像是把根都染红了,以此来感谢上天的恩赐。
“破睡犹禁一再风”,诗人用“破睡”来形容自己的状态,即醉酒未醒。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风吹过来也是一种享受。
“为此径须浮大白”,这句是说,因为眼前的美景,诗人决定一醉方休,畅快地喝酒。
“老夫元自爱深红”,诗人以“老夫”自称,表示自己虽然年长,但对海棠花的热爱依旧不减。这里的“深红”既指海棠花的颜色,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成都施氏园海棠方盛时觅酒径醉二月九日》,由南宋诗人李焘创作于公元1147年。李焘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文人,他本人也从小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时期,正值南宋的鼎盛期,尽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诗人在社会的繁荣背后,敏锐地观察到了民间百姓的困苦生活。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诗人无法对此视若无睹,因此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成都施氏园是当时的一处风景名胜,园内种植的海棠盛开时节,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观赏。诗人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篇,以海棠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民生苦难的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觅酒径醉”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与愤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