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器之题迎福院轩
东风吹面酒楹樽,腊后一番梅柳新。
残雪作寒山向晚,横烟不动野浮春。
地留京洛豪华气,川带秦韩战伐尘。
今古悠悠君莫问,只应沈醉是天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拂面举杯敬,腊梅与嫩柳迎新。
傍晚时分山映雪,轻盈烟雾衬春意。
京都的繁华犹在,战场烽烟远逝。
古今诸事难追寻,唯有沉醉方真纯。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春风。
2. 面:指脸,这里形容风的温暖和拂面之感。
3. 酒楹樽:意为摆设酒杯的柱子,代指酒席。
4. 腊后:腊八节后。
5. 梅柳新:梅花和柳树新生的景象。
6. 残雪:指尚未消融的积雪。
7. 向晚:临近傍晚之时。
8. 横烟:远处升起的烟雾。
9. 浮春:春天轻盈漂浮的感觉。
10. 京洛:洛阳,此处指繁华之地。
11. 秦韩:秦国与韩国,古代两个国家,位于今陕西省一带。
12. 战伐尘:指战乱的尘埃。
13. 今古悠悠:指从古至今时间漫长。
14. 沈醉:饮酒过量至神志不清的状态。
15. 天真:自然纯真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景象的生机盎然和美丽,表达了诗人享受此刻生活的心情和对世事的豁达态度。首联写春风拂面、美酒佳肴,凸显出春天的气息;颔联通过梅花、柳树等新生的植物,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颈联将眼前景物与历史场景联系起来,使诗的境界更加宽广;尾联则表现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乐得逍遥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陈器之题迎福院轩》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张耒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1089年,正值宋哲宗元祐年间。在这一时期,张耒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稳定,他曾多次被贬谪,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愈演愈烈,新旧党争使得朝政变得复杂而混乱。尽管张耒在当时属于新党一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文学追求,这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首诗中,张耒通过描绘迎福院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心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悟。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和人生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