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法雄寺东楼

标题包含
法雄寺东楼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 张籍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农业劳动,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尤以诗歌创作...查看更多
REBORN_马宇菲
去完善

译文
如今,汾阳的旧宅已成为了寺庙,那里还留有过去的歌舞楼。四十年过去了,那里的车马踪迹已经消失,只剩下古老槐树和幽深小巷里的晚蝉在诉说着它们的哀愁。
REBORN_马宇菲
去完善
释义
1. 汾阳:这里指山西省的汾阳县,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故乡。 2. 旧宅:这里指的是郭子仪的旧居。 3. 为寺:变为寺庙,即汾阳旧宅变成了现在的法雄寺。 4. 歌舞楼:此处指的是唐玄宗时期“霓裳羽衣舞”的表演场所。 5. 四十年:泛指时间跨度很大。 6. 车马绝:形容法雄寺附近的车马稀疏,表示人烟稀少。 7. 古槐:古老的槐树,代表时间长久。 8. 深巷:幽深的巷子,体现出一种僻静的氛围。 9. 暮蝉:傍晚时分鸣叫的蝉,表达一种孤寂之感。
REBORN_马宇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张籍的视角描绘了法雄寺东楼的变迁。首句提到“汾阳旧宅今为寺”,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法雄寺东楼已经变成了寺庙。接着诗人描述了“犹有当时歌舞楼”,意味着尽管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寺庙,但还可以看到当年繁华的痕迹。 第三句“四十年来车马绝”表明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曾经繁华的法雄寺东楼现在已经没有往日的喧嚣。最后一句“古槐深巷暮蝉愁”则通过描绘古槐树、深巷以及暮蝉的形象,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繁华的怀念。
REBORN_马宇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法雄寺东楼》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09年。这一年对于张籍来说意义非凡,他刚刚通过了科举考试,步入了官场。然而,他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反而对官场的纷扰感到厌倦。在这种心境下,他来到了法雄寺东楼,看到了寺庙的宁静和美好,由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经济逐渐繁荣。然而,政治斗争依然激烈,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问题依然存在。作为文人,张籍对这些现象深感忧虑,希望能在诗歌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在这首诗中,张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法雄寺东楼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和思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REBORN_马宇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