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星寺江湖伟观

标题包含
寿星寺江湖伟观
岂不近京都,红尘此地无。 吴山青似越,江水白于湖。 天接帆边海,烟生树外晡。 危栏僧共倚,莫恨旅怀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附近距离京城并不遥远,但这里却没有尘世的红尘俗事。 吴山的青山如同越地的风光,江水的清澈堪比湖泊。 远处的天际与海边的船帆相接,太阳西下时的烟雾笼罩着树木。 我们一起在高高的栏杆旁倚靠,不要遗憾旅途中的孤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寿星寺:寺庙名称,位于杭州西湖东南方的吴山脚下。 2. 江湖伟观:指在江湖之地看到的壮观景色。 3. 京都:这里指临安(今杭州),南宋的都城。 4. 红尘:繁华的都市生活。 5. 吴山:杭州的一处名胜古迹,位于西湖东南方向,与西湖相邻。 6. 越: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浙江一带。 7. 湖水白于湖:形容湖水清澈透明,仿佛比湖泊本身更加明亮。 8. 天接帆边海:形容海天相接的广阔景象。 9. 树外晡: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10. 危栏:高耸的栏杆。 11. 僧共倚:与僧人一起凭栏欣赏美景。 12. 莫恨旅怀孤:不要抱怨孤独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寿星寺江湖伟观》中,刘子澄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寿星寺的景色。诗的首联便别出心裁地指出,虽然寿星寺并不靠近京都,但它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联则分别描绘了周围的山山水水:青山如黛,江水如练,天地相接,海天一色。这些景色使得诗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莫恨旅怀孤”的情感,与同行僧人共同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观。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星寺江湖伟观》是南宋诗人刘子澄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时局动荡,民族矛盾尖锐。诗人刘子澄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因科举不利而一生未能进入仕途。尽管人生际遇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恬淡的心,常常游历山水,以诗寄情。 在《寿星寺江湖伟观》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寿星寺附近的壮丽景色,通过“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展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放的壮志。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他对时代的忧虑,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此展现他超然物外的心境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