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二
蕙肴兮椒浆,历芳芜兮荐君堂。
君不来兮予愁,渺贝宫兮谁留。
高丘之人兮为君妬,聊澧浦兮消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喷喷的美食佳肴,搭配了辣椒调味汁,遍历着丰盛的佳肴摆设在你殿堂前。
等待你的到来,我心情焦急如焚。豪华的宫殿中如今只剩下孤单的我,任时间流逝无法抽身。
高台之上的人儿为你嫉妒,暂且到水边的那片土地消遣吧,暂时抛开这忧郁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1. 澧州:古代的行政区划,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2. 群贤堂:古代澧州的会馆,供有才能的人聚集之地。
3. 刘子澄:宋代诗人,这里指的是他写的《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二》一诗。
4. 蕙肴:指用香草做的祭品。
5. 椒浆:古代祭祀用的酒,以椒酿制。
6. 历芳芜:走过芬芳的花草。
7. 荐君堂:献上祭品给群贤堂。
8. 君不来:指君主不来看望。
9. 予愁:我忧愁。
10. 渺贝宫:遥远的贝宫,指宫殿。
11. 高丘之人:来自高山的人,指那些有才干的人。
12. 为君妬:因君主嫉妒而受到排挤。
13. 澧浦:指澧州地区。
14. 消遥:闲适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前两句“蕙肴兮椒浆,历芳芜兮荐君堂”以描绘丰盛的宴席来象征诗人诚挚的邀请,而“君不来兮予愁,渺贝宫兮谁留”则揭示了友人未能赴约的事实,使诗人倍感忧虑和无奈。接下来的“高丘之人兮为君妬,聊澧浦兮消遥”既是对友人生活的猜测,也是对自我心境的表露。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刘子澄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65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政腐败、外患严重的时期。蒙古铁骑对中原地区的侵略使得国家局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而刘子澄一生怀才不遇,在官场沉浮,屡次被贬谪。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深切怀念。
另一方面,这个时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家国情怀的文人墨客。他们纷纷以诗词为武器,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刘子澄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二》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努力,拯救国家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