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秋壑南楼韵
大别矶头江汉合,烟波堪咏亦堪图。
山标禹贡他州有,水列周南到处无。
鹤外声来蕲笛远,鸿边影落楚帆孤。
登临此地陪秋壑,收拾乾坤寘玉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长江在此与汉江汇合,烟雾浩渺、碧波荡漾,既能领略美景又能尽情描画。山岳标识着大地上的珍贵土地,而此处流水却位列《诗经·周南》中独一无二的所在。
蕲州的笛声渐渐远去,黄鹤的身影在鸿鹄的倒影旁显得孤独;登顶于此,陪伴我的是秋天的山峦,一起感受这收罗乾坤的一览无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别矶头:指长江与汉江汇合处的大别山地区。
2. 江汉合:指长江与汉江汇合。
3. 堪咏:值得吟咏。
4. 堪图:可以描绘成图画。
5. 山标禹贡:《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山川地理。
6. 他州:其他州郡。
7. 水列周南:指《诗经·周南》中的河流。
8. 鹤外声:远处仙鹤的叫声。
9. 蕲笛:指湖北省蕲春的笛子。
10. 鸿边影:大雁的身影。
11. 楚帆孤:指孤舟。
12. 秋壑:指宋代诗人贾似道。
13. 收拾乾坤:指治理国家。
14. 寘玉壶:放入玉壶中,寓意珍视才华。
去完善
赏析
《和贾秋壑南楼韵》刘子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以江河为纽带,将大别矶、禹贡山、周南山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用“烟波堪咏亦堪图”来形容这幅美景,既表达了对其赞美,也表达了对其欣赏。
诗歌的第二联进一步阐述了各地的特点:“山标禹贡他州有,水列周南到处无。”禹贡山是他州的标志,而周南山则在水系中独具特色。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地理知识,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两句“鹤外声来蕲笛远,鸿边影落楚帆孤。”则是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鹤鸣、笛声、鸿影、孤帆等意象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一句“登临此地陪秋壑,收拾乾坤寘玉壶。”诗人表示,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领略这美好的景色,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借此机会,将天地间的美好融入诗句,传诸后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贾秋壑南楼韵》是南宋诗人刘子澄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当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政治氛围相对压抑。
刘子澄在当时并未获得很高的地位,一生多困顿,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民族气节,他忧国忧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这种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使他对于国家命运有着深刻的关切,并反映在诗歌之中。
刘子澄借这首《和贾秋壑南楼韵》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虽然时局艰难,但他仍然坚信国家能够度过困境,实现民族复兴。这些情感通过诗歌的形式得以抒发,成为后人研究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