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出陆
浮家无定日,仕在水云乡。
棹别洞庭月,帆迎赤壁霜。
早寒裘代葛,多病药充粮。
明日枞阳客,征鞍去路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个文人墨客漫游江湖、周游各地的生活情景:他们乘坐小船,飘荡在水面上,没有固定的日子;他们在水云乡中任职,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他们划着船告别了洞庭湖的明月,又迎接了赤壁山的寒霜。天气寒冷时,他们换上皮衣代替夏衣;因为身体不好,药物和粮食成了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明天,他们将作为客人前往枞阳,漫长的道路等待着他们征服。
去完善
释义
1. 枞阳:古县名,秦朝时设置,位于现在的安徽省中部偏南地区。
2. 陆:指陆地,相对于水而言。
3. 浮家无定日:以船为家的日子没有定数,形容居无定所的状态。
4. 仕在水云乡:在像水云一样宁静的地方做官。这里的“仕”指的是做官,隐含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5. 棹别洞庭月:在洞庭湖上告别的时候,用船桨划船离开,意思是告别。
6. 帆迎赤壁霜:赤壁是湖北省境内的著名景点,这里用来形容一路上的风景。
7. 早寒裘代葛:由于天气寒冷,只能将夏天的衣物换成冬天的皮衣。
8. 多病药充粮:因为经常生病,所以需要带很多药。
9. 明日枞阳客:表示明天就要离开枞阳这个地方。
10. 征鞍:骑马远行。
去完善
赏析
《枞阳出陆》描绘了作者在水乡之间的漂泊生涯。诗中“浮家无定日,仕在水云乡”抒发了他生活的不稳定和无奈。随后,诗人以“棹别洞庭月,帆迎赤壁霜”形象地描述了他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早寒裘代葛,多病药充粮”表达了对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最后,他以“明日枞阳客,征鞍去路长”预示了自己未来漫长的征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枞阳出陆》是南宋词人刘子澄在公元1187年左右创作的词牌名作品。当时的刘子澄已经是一位颇有文名的士人,但在科举道路上却屡屡受挫。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国南侵的威胁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这使得士人阶层普遍感到理想的破灭和生存的困境。
在这首《枞阳出陆》中,刘子澄以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破碎的悲痛和对家园沦丧的哀愁。同时,他也通过描述自己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困惑和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