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六

标题包含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六
酌水兮澧清,酹月兮洞庭。 公读书兮湖上堂,波涛卷兮胸中甲兵。 浩然兮长在,烟水兮茫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清澈的澧水旁斟酒,在浩渺的洞庭湖边赏月。 您在湖边的讲堂里读书,心中的智慧如同波涛滚滚,如同披坚执锐的士兵。 您的胸怀充满正气,就像那烟波浩渺的水面一样宽广无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澧州: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地处洞庭湖以西。 2. 群贤堂:指聚集众多英才的讲堂或场所。 3. 刘子澄:即刘子贞,南宋文人,生平不详。 4. 酌水兮澧清:形容澧水清澈,寓意像品尝清水一样体验澧州的清澈。 5. 酹月兮洞庭:描述在洞庭湖边赏月,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6. 波涛卷兮胸中甲兵:借用波涛汹涌的景象比喻胸中激荡的军事韬略和智慧。 7. 浩然兮长在:表达人的品质正气长存。 8. 烟水兮茫茫:描述湖面上水汽弥漫的朦胧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六》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澧州群贤堂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以“酌水兮澧清,酹月兮洞庭”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表达出对清澈的澧水和明亮的月亮的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公读书兮湖上堂,波涛卷兮胸中甲兵”的形象比喻,展现出在湖上的群贤堂中,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壮志。最后,诗人用“浩然兮长在,烟水兮茫茫”结尾,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广阔的胸怀。整首诗歌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六》是一首由刘子澄创作的古诗词,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朝中期。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这表面之下,社会矛盾也逐渐积累。 刘子澄作为一个有才学的文人,他在诗中描绘了澧州群贤堂的盛况,展现了当时的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和理想追求。同时,他也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对时代的反思。 在刘子澄所处的时期,朝廷对文人士大夫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让他们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文人逐渐沉迷于功名利禄,忘却了自己的初衷。刘子澄对此感到忧虑,因此他在诗中提醒众人要时刻保持清醒,勿忘初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