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三

标题包含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三
熠耀兮高明,读经兮漱芳。 仕不辰兮经以不信,蹇道直兮难行。 人心险兮剑戟,公归来兮故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熠熠生辉者光明万丈,诵读经典者修养高雅。 时运不济导致经典受到质疑,人生坎坷道路崎岖难走。 人心险恶如同刀剑锋利,希望你早日归来,回到故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熠耀:光辉照耀的样子。 2. 高明:地位或学问高尚的人。 3. 漱口:用香汤漱口的礼节。 4. 信:守信,诚信。 5. 蹇道:指艰难的道路。 6. 人心险兮剑戟:形容人心险恶如同兵器一般。 7. 公:敬称,指代对方。 8.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澧州群贤堂”为背景,通过描述堂内的读书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熠耀兮高明,读经兮漱芳”,描绘了光明高照、书香满溢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敬仰。然而,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抒发了在现实中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感慨:“仕不辰兮经以不信,蹇道直兮难行。”他认为世事艰难,公道难寻,人心险恶如剑戟,表达出深深的忧虑和愤懑。最后一句“公归来兮故乡”,则是对圣贤之士远离纷扰、回归故乡的向往。全诗感情丰富,韵律优美,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三》为元代诗人刘子澄所作。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346年,正值元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之时。刘子澄是元末明初之际的文人,曾在朝为官,后辞官回乡,受到乡里尊重。 在这个时期,朝廷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连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刘子澄身处其中,亲身感受到民间疾苦。他在诗中以"群贤堂"为意象,借以表达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出世辅佐朝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同时,刘子澄在诗歌中也描绘了澧州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在这首诗中,他赞美了澧州的青山绿水,表达了远离战乱、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