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五

标题包含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五
兰之江兮有洲,环堵兮兰幽。 胡独微兮台阁,留不归兮焉求。 咏歌兮卒岁,名与兮江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江如一条美丽的丝带穿过兰花遍地的岛屿,四周围满宁静的兰花。 为什么孤独的亭台楼阁还在原地?想要留下的人却已经离去。 我们唱着歌度过一年又一年,让兰花的名字永远流传。
去完善
释义
1. 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今为澧县; 2. 兰之江:即浙江兰溪; 3. 环堵:四周墙壁,形容房子狭小; 4. 胡:代词,指代某个地方; 5. 微:微小,这里指小亭; 6. 台阁:古代高级官员办公的地方; 7. 焉求:古汉语倒装用法,疑问词前置表示强调,意为“何处寻求”; 8. 咏歌:歌唱; 9. 卒岁:度过一年; 10. 名与:名字和; 11. 江流:江水。
去完善
赏析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五》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前两句“兰之江兮有洲,环堵兮兰幽”描绘了澧州的自然景观,江水环绕着兰草生长的洲渚,四周的景物显得格外清幽。接下来的“胡独微兮台阁,留不归兮焉求”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以诗歌为友,度过余生,使自己的名字永远流传在这片江流之中。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澧州群贤堂记并歌 其五》是南宋诗人刘子澄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歌作于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文人墨客纷纷游学、交游,诗风颇盛。 刘子澄是南宋时澧州(今湖南澧县)的一位士人,他才华横溢,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刘子澄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澧州群贤堂景象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