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蒙泉行呈张敬父

标题包含
蒙泉行呈张敬父
玉龙蟠向荆山麓,喷起双泉冰雪瀑。 琮琤万古作寒鸣,冷浸一山浑是玉。 泉旁树老亦如龙,泉根石濯玛瑙红。 更有金莲吐泉底,历历星在银潢中。 池光六月如霜洗,蓝桥倒影壶天里。 流下人间灌稻畦,岁岁家家饭云子。 我行荆州见山少,忽对林泉如久要。 张侯引我飞羽觞,劝我为泉开一笑。 我歌数语泉应闻,兹山古号荆州门。 英雄过者心在鹿,安得泉声到耳根。 曹瞒疾驰玄德惧,潘璋设伏云长怒。 早知成败等丘墟,悔不解鞍学巢父。 英雄何在水长流,阅尽英雄过未休。 今日为侯泉上醉,明朝西指鹿门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玉龙盘旋于荆山南麓,吐出两条瀑布如同冰雪般晶莹剔透。 千万年的水声犹如叮咚作响的寒玉,冷冷的泉水仿佛把整座山都染成了玉石。 泉水边的古树犹如沉睡的巨龙,而泉眼边的石头则像红色的玛瑙。 还有那金莲花在泉底盛开,点点星光闪烁在银河之中。 池水的波光如六月雪花洗过,与蓝天融为一体。清澈的泉水浇灌着稻田,每年每家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我在荆州看到的山景较少,忽然遇见这片林泉就如同重逢多年未见的老友。张侯带我品尝美酒,邀请我为这泉水开怀一笑。我为此歌唱了几句,泉水似乎能听到我的声音。这座山古时候被称为荆州之门。 英雄们匆匆而过,内心却充满忧虑,怎么能听到泉水的声音呢?曹操急行而刘备恐惧,潘璋埋伏着而云长愤怒。早知道成败都是一样的结局,后悔当初没有解鞍学习巢父的精神。 英雄的故事如水长流,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从未停歇。今天为你在这泉水边畅饮,明天我们向西去鹿门山游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龙:形容泉水从山中流出时的形态。 2. 荆山:古代楚国的发源地。 3. 琮琤:形容水流撞击发出的声音。 4. 金莲:形容阳光照射下的泉水闪闪发光的样子。 5. 银潢:银河,这里用来形容泉水中的光线。 6. 蓝桥倒影壶天:形容泉水的美丽景象。 7. 饭云子:吃饭,云子是一种粮食。 8. 荆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一带。 9. 张侯:指诗人张敬父。 10. 羽觞:古代的一种酒杯。 11. 荆州门:古代荆州的地标性建筑。 12. 曹瞒:曹操的字。 13. 玄德:刘备的字。 14.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 15. 云长:关羽的字。 16. 鹿门:古代的隐士居住地,这里用来表示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的诗词,诗人在观赏蒙泉美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关于英雄、历史以及人生的思考。全诗以“玉龙蟠向荆山麓”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蒙泉周边的景色。随后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如“喷起双泉冰雪瀑”、“泉旁树老亦如龙”等,展现了蒙泉的壮观与神秘。 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将古代英雄的故事融入其中。从“曹瞒疾驰玄德惧”到“潘璋设伏云长怒”,描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战斗场面,表现出英雄的壮志与遗憾。“早知成败等丘墟,悔不解鞍学巢父。”一句则是对英雄命运的深深感慨。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领悟。无论是“英雄何在水长流,阅尽英雄过未休。”还是“今日为侯泉上醉,明朝西指鹿门游。”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豁达与坦然。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结合丰富的历史故事,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蒙泉行呈张敬父》是南宋诗人刘子澄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49年。这一时期,正值宋末元初的乱世,北方战乱不断,民生疾苦。而作者刘子澄则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进士,他在元军攻陷临安(今杭州)后,一度被俘至北方,后来设法逃回江南,但仍因战乱颠沛流离,生活艰难。 在这首古诗中,刘子澄借蒙泉行游的情景,表达了对好友张敬父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百姓疾苦,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深忧虑和反思。在诗中,他写道:“千里江山劳望眼,几年乡国梦惊心”,表达了对于战乱的痛心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