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别任年魁
诏书应在道,君但趣行装。
去棹乘桃涨,朝衣带芷香。
归斋寻旧话,上殿拜新皇。
论事依经好,平迁是玉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诏令宣读完毕,请您立刻整理行囊准备启程。
乘坐桃花盛开的船儿离去,朝服上还带着淡淡的芷兰香气。
回到书房寻找往日的记忆,在宫殿里向新皇帝叩拜。
议政时依据经典为好,稳步升迁是通向玉堂之路。
去完善
释义
1. 武陵:地名,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境内。
2. 年魁:年长者中的佼佼者,这里指刘子澄的友人。
3. 诏书应在道:表示友人已收到皇帝的任命诏书。
4. 君但趣行装:请你赶快准备行李。
5. 去棹:离去的船只。
6. 桃涨:桃花盛开的景象。
7. 朝衣:朝服,皇帝朝会时的礼服。
8. 芷香:白芷的香气。
9. 归斋:回到书房。
10. 旧话:以往谈论的话题。
11. 上殿:指朝见皇帝。
12. 新皇:新的皇帝。
13. 论事依经好:根据经典来讨论国事为好。
14. 平迁:平稳地升迁。
15. 玉堂:翰林院的别称,这里比喻高官显爵。
去完善
赏析
《武陵别任年魁》刘子澄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以及友人即将前往京城的喜悦心情。首联“诏书应在道,君但趣行装”,以诏书为例,表达了友人被任命为朝廷官员的消息已经传来,催促友人整理行装准备进京。颔联“去棹乘桃涨,朝衣带芷香”,描述了友人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乘坐小船离去,身上还带着芷香的气息,寓意着友人的美好前景和风光的旅程。颈联“归斋寻旧话,上殿拜新皇”,表明友人将回到书房寻找过去的回忆,同时也将恭恭敬敬地向新皇帝汇报工作。尾联“论事依经好,平迁是玉堂”,则是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在朝堂之上能依凭经典来谈论政事,期望他能够平稳升迁,进入玉堂般的荣华富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武陵别任年魁》是南宋诗人刘子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4年,即宋理宗宝祐二年,此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国的不断侵扰之下,国土残破,百姓疾苦,政治腐朽,而文人士大夫们又多为安逸生活所困扰。
这一年,刘子澄因战乱被迫离开家乡,流寓武陵。在分别之际,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自己身处乱世、漂泊不定的心情。诗中以“离亭草青青”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表现出生命的旺盛和活力,然而这并不能掩饰他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