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山岭上作

标题包含
玉山岭上作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晚翠深云窦,寒台净石梁。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然骑乘一匹马,行在连绵的山岗上。傍晚时分的翠绿深处隐藏着山洞,寒冷的亭台边有干净的石桥。秋天的花朵如同白雪一样纯净,枫树的叶子抵挡不住严霜。忧愁地看着前方的道路漫长,空旷的原野上太阳即将落山。
去完善
释义
悠悠:连绵不断的意思,形容路程漫长。 驱:驱使,骑马向前。 连冈:连绵不断的山岗。 晚翠:指傍晚时分的翠绿景色。 深云窦:深邃的云雾笼罩的山洞。 寒台:清凉的台地或亭台。 净石梁:干净的石头铺成的桥梁。 秋花:秋天盛开的花朵,这里指菊花等。 偏似雪:指花朵洁白如雪。 枫叶:枫树叶子,秋天变红。 不禁霜:难以抵挡寒冷。 愁见:忧愁地看到。 前程:前面的路程。 空郊:荒凉的郊外。
去完善
赏析
皇甫曾的这首《玉山岭上作》,描绘了一幅苍凉而萧瑟的秋景图。诗人骑上马匹,沿着连绵不断的山脉前行,展现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在诗中,晚翠、深云、寒台等景象,既表现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特别是“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秋天花朵被霜打后的惨状以及枫叶在寒霜侵蚀下的凋零,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凄凉之感。 最后,诗人以“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收尾,道出了自己忧虑前路漫长、孤独无援的心情。整个诗篇情景交融,既有外在的自然景观,又有诗人的内心情感,充分展示了皇甫曾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见解和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山岭上作》是唐代诗人皇甫曾在一次游历玉山时创作的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公元765年-836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皇甫曾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在文学界取得了很高的声誉,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如颜真卿、高适等都有深厚的友谊。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正经历着从繁荣到衰落的转变。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国家逐渐陷入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然而,诗歌作为当时人们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仍然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推崇。这种时代背景为皇甫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