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郑秀才贡举

标题包含
送郑秀才贡举
西去意如何,知随贡士科。吟诗向月路,驱马出烟萝。 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西而行,心中有何打算?知道你会参加科举考试。在月光下吟诗前行,骑马穿越云雾缭绕的路途。傍晚时分,远方的田野显得寒气逼人,秋天的声音中,候鸟纷飞。悲怜自己无法一同回归故里,只能为你送行,唱起这首《一劳歌》。
去完善
释义
《送郑秀才贡举》皇甫曾: 1. 西去意如何:这里指郑秀才离开家乡向西而行,去参加科举考试。"西去"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定含义,指的是离开故乡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意如何"表示作者对郑秀才此行的关心与关注。 2. 知随贡士科:这句话的意思是,郑秀才知道自己将随着众多的贡士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贡士科"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即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3. 吟诗向月路:这里描述的是郑秀才在赴京的路上,以吟咏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向月路"表示在月光下行走,意味着离别故土,踏上征途。 4. 驱马出烟萝:这句话描绘了郑秀才骑马上路,穿过烟雾弥漫的丛林。"烟萝"是指烟雾笼罩的树林或藤萝。 5. 晚色寒芜远:这句诗描写了傍晚时分,远方的景物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朦胧而遥远。"寒芜"是指寒冷天气下的荒草。 6. 秋声候雁多:这句诗表达了秋天的声音中,南飞的候鸟越来越多。"候雁"是指等待迁徙的雁群。 7. 自怜归未得:这句诗表示郑秀才为自己不能回乡而感到遗憾。"归未得"表示无法回到家乡。 8. 相送一劳歌:这句诗表示作者为郑秀才送行,用歌声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劳歌"是指告别时的歌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秀才分别时的情景和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于郑秀才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画面生动,音韵优美,寓意深刻。 首联以问句开篇,“西去意如何”写出了诗人对郑秀才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心情,表现了诗人的关切和祝福。“知随贡士科”则透露了郑秀才此次出行的目的,即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成功。 颔联“吟诗向月路,驱马出烟萝”描述了郑秀才在旅途中吟咏诗歌的情景,以及他告别家乡、踏上征途的过程。“向月路”既表示月色照亮前路,也有诗意相伴的意思,体现了郑秀才的风雅才情。而“出烟萝”则形象地刻画了郑秀才穿过的迷雾森林,暗示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颈联“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从时间和自然景象的角度,进一步展现了郑秀才行程中景色变化的丰富性。寒冷的秋天、远处的荒芜之地和南飞的候鸟共同构成了一幅萧瑟而又壮观的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则转向诗人自己的情感抒发。诗人羡慕郑秀才即将离去的背影,同时也在表达对自己无法与友人一起远行的心绪。“一劳歌”意味着最后一次为郑秀才送行时所唱的歌曲,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