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赠吴门邕上人

标题包含
题赠吴门邕上人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晚及闸人别,依依出虎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小山里只有一间小屋,独自坐在繁茂的草丛中。 身体虽然寂寞,但心灵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花儿静静地开放,鸟儿自由地啼鸣。 松树下的小路上有细细的泉水流淌,夕阳的余晖洒在竹林的西边。 当傍晚的时候与其他的人告别,依依不舍地走出虎溪。
去完善
释义
1. 春山:春天的山景。 2. 一室:指寺庙的一间房舍。 3. 萋萋:草木繁茂的样子。 4. 身寂:指身心清静。 5. 花闲:花开时显得宁静。 6. 鸟自啼:鸟儿自由地啼鸣。 7. 细泉:细细的泉水。 8. 松径:松树丛生的道路。 9. 返景:夕阳反射的景象。 10. 竹林西:竹林的西边。 11. 闸人:船闸的管理人员。 12. 别:告别。 13.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14. 虎溪:位于苏州的一座寺庙前的溪流。
去完善
赏析
《题赠吴门邕上人》是唐朝诗人皇甫曾送给一位名叫吴门邕的僧人的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山的景色和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首联通过“春山”、“一室”和“独坐”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和作者内心的孤独;颔联则通过“身寂”、“心成道”以及“花闲鸟自啼”展示出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颈联以“细泉”、“松径”和“返景”突显山间宁静的氛围;尾联则以“晚及”、“闸人别”和“依依出虎溪”表达了作者和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既有清修之志,又有深情厚谊,展现出皇甫曾独特的人生境界和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题赠吴门邕上人》,是唐朝诗人皇甫曾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所作。 此时正值大唐盛世的尾声,社会繁荣但政治逐渐腐化,皇甫曾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他的一生都在求取功名,但却屡试不第,长期担任幕僚职务,郁郁不得志。面对这样的境况,他选择远离世俗纷扰,归隐田园。在游历江南水乡时,皇甫曾结识了吴门邕上人,两人在诗词歌赋上颇有共鸣,于是便有了这首《题赠吴门邕上人》。 当时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道二教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邕上人出家为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而皇甫曾则以诗赠之,表达了对他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的理解和敬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