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筌忘心己默,磬发夜何其。愿结求羊侣,名山从所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清闲之时,正好在年底岁末,有道之士来探访深远的时期。他们分别的时候正是寒冷的下雪天。柏台的官员们告别了汉代的君主,来到了竹子建的寺庙,去见隐居的师傅。他们拿着鞭子知道对方在那里等着他们,打开门笑着自己来得比较慢。
傍晚的时候台阶下县里雨水充足,寒冷的风吹过松树的树枝。他们认为尘世的想法是荒谬的,而经文却对每个字都充满疑惑。他们已经收到了皇帝的诏书,曾经也写过赞美天空的诗句。他们的承诺被对方相信并且惊讶,他们享受着这种风流的感觉,并谈论着彼此的想法。
已经忘记心中的目标,只希望夜晚可以快点结束。他们愿意成为像放羊一样的人,去名山寻找他们想要的答案。
去完善
释义
1. 人闲宜岁晚:“人闲”指诗人所在之地,即建元寺;“岁晚”指年终之时,这里可以理解为一年将尽之际。这句意思是诗人认为年终时节在建元寺居住是适宜的。
2. 道者访幽期:“道者”指的是求道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僧人;“幽期”指与友人约定的相会时间,这里可以理解为幽静的地方,即建元寺。这句意思是有僧人来到这个幽静的地方拜访。
3. 独与寒山别:“寒山”是中国佛教著名隐士之一,这里可以理解为泛指隐士或者借指寒山;“别”表示离别。这句意思是诗人将要与隐士离别。
4. 行当暮雪时:“行当”表示将要;“暮雪”指的是黄昏时分下的雪。这句意思是诗人将要离去的时候刚好是黄昏下雪的时候。
5. 柏台辞汉主:“柏台”是指柏台的亭子;“汉主”此处可以理解为汉代的皇帝。这句意思是诗人离开了柏台的亭子,向汉代的皇帝告别。
6. 竹寺寄潜师:“竹寺”是指用竹子建造的寺庙;“潜师”是对僧人的尊称。这句意思是诗人把行李寄托在竹寺里,向那里的僧人告别。
7. 荷策知君待:“荷策”是指拿着书策;“君”指的是郑奉礼。这句意思是诗人知道郑奉礼正在等待他。
8. 开门笑我迟:“开门”是指打开门;“笑我迟”是指嘲笑我来得晚了。这句意思是郑奉礼笑着责怪诗人来得晚了。
9. 暮阶县雨足:“暮阶”是指黄昏时的台阶;“县雨足”是指雨下得很大。这句意思是黄昏时的台阶上雨水很多。
10. 寒吹绕松枝:“寒吹”是指寒冷的寒风;“松枝”是指松树上的枝条。这句意思是寒冷的寒风环绕着松树上的枝条吹过。
11. 理辩尘心妄:“理辩”是指通过辩论理清道理;“尘心妄”是指世俗的想法是错误的。这句意思是诗人通过与僧人的辩论理清了世俗想法的错误之处。
12. 经分梵字疑:“经分”是指将经书分成部分来学习;“梵字疑”是指对佛经中的梵文感到疑惑。这句意思是诗人通过学习佛经解决了对其中梵文的疑惑。
13. 久承黄纸诏:“黄纸诏”是指皇帝发布的诏书。这句意思是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接到皇帝的诏书了。
14. 曾赋碧云诗:“碧云诗”是指描写碧云的诗篇。这句意思是诗人曾经写过描写碧云的诗篇。
15. 然诺惊相许:“然诺”是指信守诺言;“惊相许”是指彼此都感到非常惊讶。这句意思是诗人与郑奉礼信守诺言的举动让彼此都非常惊讶。
16. 风流话所思:“风流”是指风度和才华;“话所思”是指谈论彼此的思念之情。这句意思是诗人与郑奉礼谈论彼此的思念之情。
17. 筌忘心己默:“筌忘”是指忘记一切;“心己默”是指内心已经平静下来。这句意思是诗人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内心已经平静下来。
18. 磬发夜何其:“磬发”是指敲击磬发出的声音;“夜何其”是指夜晚的时间。这句意思是诗人听到敲击磬的声音,感到夜晚的时间已经不早了。
19. 愿结求羊侣:“愿结”是指希望结交;“求羊侣”是指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意思是诗人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20. 名山从所之:“名山”是指著名的山峰;“从所之”是指跟随自己的意愿。这句意思是诗人愿意跟随自己的意愿去攀登著名的山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历的情景。首联点明出游的季节和原因;颔联通过描绘与友人的别离,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颈联则用“柏台”、“竹寺”等意象,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是唐朝诗人皇甫曾在开元年间创作的。在开元时期,皇帝唐玄宗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唐代文学逐渐走向高峰。
在这个时期,皇甫曾是京城文人名士之一,与好友昼公、崔秀才和郑奉礼等共同切磋诗歌技艺。一天,他们来到建元寺聚会,目睹了僧侣们日常修行的场景,感慨万分,于是决定以联句的形式共同创作诗篇。
他们发挥各自的才华,将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寺庙生活画卷。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皇甫曾在开元盛世中对佛教生活的关注和体验,以及他与其他诗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