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安康地理接商于,帝命专城总赋舆。夕拜忽辞青琐闼,
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安康地理位置与商人相接,皇帝任命此地为汇集赋税之地。突然间辞别了朝廷的大门,珍惜夜晚时间去追求理想。美丽、高尚的人让清风永存,因为你的出现而令我对山中的居所产生了敬意。
去完善
释义
1.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巴腹地。这里取其地名含义,即指陕西南部一带。
2. 商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西南。此处用“商于”意指商州地区。
3. 帝命:皇帝的命令。此处用来强调任命官员的权威性。
4. 专城:指担任州郡长官。这里的“专城”是指担任商州的行政长官。
5. 总赋舆:负责征收赋税。
6. 青琐闼:宫门的一种,此处用来形容朝廷。
7. 绮皓:指汉初名臣绮里季和郝相如,两人均以清白廉洁著称。这里用来赞美杜中丞的品质。
8. 一为:即专为。
9. 谢岩居:告别隐居生活。这里是指诗人希望杜中丞能够继续保持清廉的品质,为人民造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对官场的深刻洞察。首联“安康地理接商于,帝命专城总赋舆”描述了友人任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他受命管理当地财政的职责。这里通过对比安康与商于两地,强调了友人在新环境的任重道远。颔联“夕拜忽辞青琐闼”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忽然离去的不舍之情。颈联“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祝福。这两句诗通过赞美友人的品行和风度,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够继续传承清白之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商州杜中丞赴任》是唐代诗人皇甫曾在开元年间所作。当时唐朝正处于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着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如官僚腐败、贫富差距等。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皇甫曾本人正处于中年,他在官场沉浮多年,对社会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的期许,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诗歌描绘了商州的美丽风光,以及杜中丞即将上任的情景。皇甫曾希望通过这首诗,提醒杜中丞要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做一个为民谋福祉的好官。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