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静庵

标题包含
寄静庵
钱唐三百六十寺,南北两峰图画开。三秋桂子月中落,万里潮头天上来。金汤故国旌旗暗,锦绣新城鼓角哀。大法一丝悬九鼎,雨花飞绕讲经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钱塘有360座寺庙,北高峰和南高峰如画卷般展开。秋天桂花飘落如同月光洒在人间,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好似从天际奔流而至。昔日的金戈铁马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锦绣的新城却是鼓角低鸣充满悲哀。佛祖的大法犹如细线维系着国家社稷,雨花飘落在讲经台周围,显得庄严而神秘。
去完善
释义
寄静庵:是诗人郑洪写给朋友静庵的寄诗。这首诗写于钱塘江一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国家局势的变化。 1. 钱唐三百六十寺:钱唐即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三百六十寺是指钱塘江沿岸分布众多的佛寺。 2. 南北两峰图画开:指钱塘江两岸的秀美景色,北有宝石山,南有雷峰塔,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3. 三秋桂子月中落:三秋即秋天,桂子指的是桂花。这句描绘了金秋时节,桂花在月光下飘落的景象。 4. 万里潮头天上来:形容钱塘江潮水浩渺壮观的景象。 5. 金汤故国旌旗暗:金汤指坚固的防御,故国指的是郑洪所在的南宋。这句表达的是对国土沦丧的忧虑。 6. 锦绣新城鼓角哀:锦绣形容繁荣的城市,鼓角是战鼓和号角的总称,这里用来比喻战争。这句表达了战争的悲痛情绪。 7. 大法一丝悬九鼎:大法指佛法,九鼎是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宝物。这句意味着佛法在国家危急时刻仍能给人以希望。 8. 雨花飞绕讲经台:雨花形容飘落的细雨,讲经台是僧人宣讲佛经的地方。这句描述了僧人在雨中诵经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首先通过对钱塘江两岸三百六十座寺庙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的宗教文化氛围。随后通过“三秋桂子月中落,万里潮头天上来”一句,巧妙地描绘了中秋时节桂花飘香、钱塘江潮水汹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然而,诗人在赞美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金汤故国旌旗暗,锦绣新城鼓角哀”这一联中,诗人以“金汤故国”和“锦绣新城”的对仗,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和现实的不确定性。这里的“旌旗暗”和“鼓角哀”则象征着国家的困境与民众的苦难。 诗人最后通过对佛教教义的赞美,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信念。“大法一丝悬九鼎,雨花飞绕讲经台”,这两句描绘了佛法在世间的宏大影响力,传达出诗人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化解人间疾苦、实现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同时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静庵》是南宋诗人郑洪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左右,当时郑洪正寓居于浙江临安。 在这段时间里,郑洪的生活并不平静。他原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曾担任官职,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而辞官归隐。此后,他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为伴,过着清贫但自由的生活。然而,他在晚年时却因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境。这首《寄静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郑洪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蒙等外患的压力下,百姓生活困苦,朝廷政治腐朽。尽管郑洪对现实不满,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寄静庵》这首诗中,他以淡泊的心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