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题杜鹃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簇又一簇,在寒食时节盛放。哪家不受灯火管制的影响,总是这些花儿。
去完善
释义
1. 寒食:清明节的别称。寒食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这一天禁火吃冷食。
2. 曹松:唐代诗人,擅长写五言律诗。
3.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艳山红,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
4. 一朵又一朵:形容杜鹃花盛开的样子。
5. 并开:一起开放的意思。
6. 禁火:指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的习俗。
7. 总在此花枝:意指杜鹃花总能见证这个习俗。
去完善
赏析
《寒食日题杜鹃花》是唐朝诗人曹松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寒食节时杜鹃花的美丽景象。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杜鹃花在寒食节的旺盛生命力。“一朵又一朵,并生寒食时”,诗人用平实的手法写出杜鹃花开的茂盛景象,同时也透露出寒食节时的气氛。接着诗人又以反问的方式“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形象地暗示了杜鹃花在寒食节的象征意义。整首诗虽然语言简练,但却韵味悠长,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寒食节时杜鹃花的美丽与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日题杜鹃花》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杜鹃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朝中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一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载体。曹松作为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一时期,曹松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成为一位知名诗人。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直到晚年才得到朝廷的赏识,出任官职。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家乡和亲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更加投入。
在唐朝中期,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怀念先人。同时,杜鹃花也是当时人们喜爱的花卉之一,它的美丽和生命力被人们所赞美。因此,曹松选择在这些元素的基础上创作这首诗歌,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