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

标题包含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 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 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 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海上亭台坐落在山下的烟雾之中,购买之时宁静而深邃,无需花费太多金钱。不要说白日的阳光催人老去,因为有一种神奇的丹砂能让人永葆青春。打鱼人还没有归来,他们隐藏在深深的竹林里;古琴和酒壶还留恋在落花的旁边。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谁又能知道这里是罗浮山的哪一天呢?
去完善
释义
1. 海上:指广东省南海县的山脉。 2. 亭台:此处指的是广东省广州市的白云山风景区。 3. 争钱:争,争夺。钱,财物。争钱意指为了获得财物而争执不休。 4. 白日:喻指时光或时间。 5. 华发:花白的头发,形容年老。 6. 丹砂: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质,古人认为可以治疗疾病、延缓衰老。 7. 少年:青年时代,这里指青春活力。 8. 渔钓:垂钓之意。 9. 琴壶:琴弦和酒壶。 10. 可中:可,可能;中,适中。 11. 更践:更,经历;践,踩踏。 12. 无人境:荒无人烟的境地。 13. 知是:知道这。 14. 罗浮:罗浮山,位于广东博罗县境内,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下的书逸人壁的美景与氛围,通过对海上的亭台、山下的烟雾、钓鱼的渔民、弹琴的酒客等元素的表现,展示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人以"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时光的感慨和自然神奇之处的赞美。全诗充满了浓厚的诗画意境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下的美景和隐逸之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世俗纷争,归隐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曹松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自然也无法避免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 在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包括科举落榜、官场失意等。这些经历使他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罗浮山下隐逸之士的向往,希望自己也能过上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唐朝晚期,由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原因,政治局势十分混乱。这使得许多文人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转而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这种时代背景为诗人创作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