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海

标题包含
南海
倾腾界汉沃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 无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 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 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奔腾不息的江河汇聚了各方的生命,放眼望去这画面美得如同画卷。 各地各有特色让人感受到了深远的世界,共同在天空之下让人体会到了无尽宽广的空间。 隔着雾气能看到色彩斑斓的鱼类,年老的河蚌在水中轻跃而夜空中的星辰似乎闪闪发光。 各种形态的生命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唯独庞大的鲸鱼很难独自改变方向。
去完善
释义
《南海》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描绘南海景象的诗歌。下面是每句诗的词句注释: 1. 倾腾界汉沃诸蛮:这句的意思是,在广阔的南海中,各种鱼类飞跃腾跃,水与天相接,养育着四面八方的生灵。其中,“倾腾”形容鱼类的活跃;“界汉”表示南海的广阔;“沃”指滋养;“诸蛮”泛指四方各处的生灵。 2. 立望何如画此看:这句是说站立观望南海的景象,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其中,“立望”表示站立观察;“何如”表示如同;“画此看”是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即通过观察事物并将其表现在画面上。 3. 无地不同方觉远:这句意思是,在这片海域中没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因此感觉非常遥远。其中,“无地不同”表示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方觉远”表示从远处才能感受到这种差异。 4. 共天无别始知宽:这句的意思是,天地相连没有界限,才体会到空间的宽广。其中,“共天无别”表示天地相连,没有界限;“始知宽”表示开始理解空间的广阔。 5. 文魮隔雾朝含碧:这句是说,清晨时分,文魮鱼在水中穿梭,如同隔着雾气,饱含着碧水。其中,“文魮”是一种鱼名,此处借指其他鱼类;“隔雾”表示雾气缭绕;“朝含碧”形容鱼在水中游动时仿佛含着碧绿的水。 6. 老蚌凌波夜吐丹:这句是说,夜晚时分,老蚌在水中穿行,如同凌波微步,吐出珍珠般的光芒。其中,“老蚌”是一种古老的蚌类生物;“凌波”表示在水面上行走;“夜吐丹”形容蚌在夜晚吐露珍珠般的光彩。 7. 万状千形皆得意:这句意思是说,这片海域中的万物都各具形态,生活得自由自在。其中,“万状千形”表示各种各样的生物形态;“皆得意”表示都能生活得自由自在。 8. 长鲸独自转身难:这句是说,作为体型巨大的长鲸,想要改变方向却显得困难重重。其中,“长鲸”指代体形庞大的鲸鱼;“独自”表示独自行动;“转身难”形容鲸鱼的转向比较困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南海的壮观景象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绚丽的画卷。首联通过描绘南海的地域广阔和蛮荒气息,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辽远的视野;颔联进一步强调,只有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与大地之间,才能真正感受到空间的辽阔;颈联则以富含哲理的眼光,观察了文魮鱼在水中游弋、老蚌在波涛中吞吐珍珠等场景,揭示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尾联则反讽一般生物都能自由自在地在海洋中游动,唯有巨鲸因身体庞大而无法轻易改变方向。整首诗将南海的壮丽景观、深沉哲理和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展现了曹松对自然风光的独特见解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海》这首诗是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曹松(836-903)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主要表达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晚唐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唐末的黄巢起义,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曹松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功名,但始终未能如愿,这使他深感遗憾和无奈。 在《南海》这首诗中,曹松通过对南海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将南海比喻为理想的乐园,寓意着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同时,诗人也将南海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