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陆处士
万卷书边人半白,再来惟恐降玄纁。
性灵比鹤争多少,气力登山较几分。
吟鬓渐无前度漆,寝衣犹有昨宵云。
将知谷口耕烟者,低视齐梁楚赵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学识广博的人往往年华已逝,如果再想过来相聚恐怕就得匆匆忙忙地处理各种琐事。他们所拥有的个性和灵气并不比鹤多多少,体力上或许也只是在登山的过程中分出了高低。吟诗的人,头上的白发渐渐增多,而床榻边的衣服似乎还留有昨日的痕迹。将来,这些在山谷口耕种烟雾的人,看不上那些整日沉迷名利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陆处士:指隐居于陆家的士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学者。
2. 万卷书:形容藏书丰富。
3. 人半白:指年龄已大,头发变白。
4. 再来:再次到访。
5. 降玄纁:指天子对臣子的礼遇。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古代用作朝服。
6. 性灵:性情和智慧。
7. 鹤:比喻隐逸的高尚情操。
8. 气力:体力和精神状态。
9. 登山:比喻追求真理的过程。
10. 吟鬓:诗人的白发。
11. 前度漆:上一次理发的痕迹。
12. 寝衣:睡觉时穿的衣服。
13. 昨宵云:指梦境中的景象。
14. 将知:猜测。
15. 谷口:指隐居的地方。
16. 耕烟:指隐居的生活。
17. 低视:看不起。
18. 齐梁楚赵君:指那些热衷名利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拜访陆处士》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拜访陆处士时的所见所思。首联通过描述陆处士的书卷之多和头发的斑白,展现了其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的阅历。颔联以鹤的性灵与登山的力量来比喻陆处士的精神气质,表现了他的智慧和坚韧。颈联则通过对诗人自己头上的白发和身上的寝衣的描绘,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过去的怀念。尾联则以陆处士在谷口耕种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超然物外、不屑名利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对比了那些追逐权力和地位的人。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陆处士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拜访陆处士》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在诗人晚年,他游览了江南地区,拜会了许多隐逸之士,其中就包括陆处士。这首诗就是记录这次拜访经历的作品。
曹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他在年轻时曾试图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但多次失败。直到晚年,才被授予国子监祭酒的职位。这一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并在诗歌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晚唐时期,随着唐朝的衰落,许多士人选择了隐居生活,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些隐逸之士往往具有高洁的品质和超然物外的境界,受到了许多诗人的敬仰。陆处士就是这样一位隐逸之士,他以自己的品行和才学赢得了曹松的尊重。
在这首诗中,曹松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拜访陆处士的场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