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子春

标题包含
次韵子春
微风度疏竹,青灯照孤影。 起寻千载书,坐对一夕永。 念昔走京师,噉蔗入佳境。 注传拟杜癖,说诗配康鼎。 讵识豹雾深,但爱虎文炳。 荐绅满朱紫,人物称袖领。 经义有寸长,富贵在食顷。 弹冠欲慕贡,洗耳宁思颍。 自从铁林骑,来污金华省。 几年强求活,百事付幽屏。 慵便麈柄闲,病怯牛衣冷。 借书试探讨,掩关谢驰骋。 新闻渺无得,旧学粗可整。 铅笔伴曹褒,虮虱欺王猛。 自怜亡奇者,才拙乃素禀。 誓为漫浪叟,毕此须臾景。 升沉岂殊致,行止贵深省。 嘉言谁起予,虚心期一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微微吹过稀疏的竹林,青灯下映出孤独的身影。 起身寻找千年前的书籍,端坐面对一整夜的时光。 想起过去走向繁华都市,品尝甜蜜的生活。 注解传记模仿杜甫的风格,谈论诗歌匹配康乐的经典。 谁知豹子深藏迷雾,只爱老虎的华丽文采。 士绅名流挤满朝堂,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经典阐述有其价值,荣华富贵却短暂无常。 弹冠求进心怀敬意,洗耳聆听宁心静气。 自从铁林战争发生,玷污了金华的书香之地。 这些年来勉强求生,百业萧条无人问津。 慵懒中握住尘世的权柄,病弱中披上御寒的牛衣。 借阅图书尝试探讨,闭门谢客不愿奔驰。 新的资讯无从获得,旧有的学问尚可整顿。 铅笔陪伴着曹褒,虮虱欺凌着王猛。 可怜我这没有奇迹的人,才华平庸无法改变本性。 立誓做个放荡不羁的老头,过完这短暂的人生。 人生的起伏难道有太大区别,重要的是在行动和停止时要深思熟虑。 谁能提供有益的建议,我满心期待真诚的请教。
去完善
释义
1. "起寻千载书":意指开始寻找古时的书籍,以了解历史文化。这里“千载书”指的是古代的经典文献。 2. "坐对一夕永":意指夜深了,作者仍然端坐着,与诗书为伴。这里的“一夕永”意为一夜的流逝,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3. "噉蔗入佳境":这个词语来自于佛教的教义,比喻学习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在这里,作者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深入诗歌研究的过程。 4. "注传拟杜癖,说诗配康鼎":意指自己注解古人的诗歌,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这里的"杜癖"是指杜甫的诗歌艺术,而"康鼎"则是赞美康鼎的诗才。 5. "豹雾深":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物或道理难以理解。这里作者用它来表示自己虽然不了解诗的深层含义,但仍热爱诗歌。 6. "虎文炳":也是一个成语,意为老虎的花纹耀眼夺目,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人。在这里,作者用以表示对博学多才的人的赞美。 7. "荐绅满朱紫":意指官员众多,服饰华丽。这里的"荐绅"指的是士大夫阶层,"朱紫"则指代官服的颜色。 8. "经义有寸长,富贵在食顷":这两个成语分别表达了作者对于经典学问的敬畏和对富贵的看法。"经义有寸长"意味着经典的学问都有着细微的价值,不可轻视;"富贵在食顷"则表示富贵如同短暂的用餐时间,转瞬即逝。 9. "弹冠欲慕贡,洗耳宁思颍":这是两个成语,表达作者对自己的期许。"弹冠欲慕贡"意为追求功名;"洗耳宁思颍"则意味着保持清高,不被世俗所困扰。 10. "铁林骑":是金国的一种骑兵部队,这里用来指代金国的侵略者。 11. "金华省":指的是宋代的一个省份,即今天的浙江省金华市一带。 12. "新闻渺无得,旧学粗可整":这两句意味着新近发生的事情无法得知,但对于过去的学识还有一定的了解。 13. "铅笔伴曹褒,虮虱欺王猛":这里"铅笔"是作者的朋友,"曹褒"是东汉的名将;"虮虱欺王猛"中"王猛"是东晋的名将。这两句话是作者通过朋友之间的对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和社会现实的忧虑。 14. "自怜亡奇者,才拙乃素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嘲,认为自己没有奇特的才能,只是天赋使然。 15. "漫浪叟":指的是不务正业的人,这里作者自嘲自己是这样的人。 16. "嘉言谁起予,虚心期一请":这两句表明作者渴望得到他人的教诲,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子春》是南宋文人王灼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次韵”的形式,即按照前人诗韵的原字原声步韵作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享读书生活、怀念过去的情怀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格调沉郁而激昂,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首联描绘了清幽的环境:微风轻拂过稀疏的竹林,青灯下映照着孤独的影子。这一景象为整个诗篇奠定了宁静的氛围,也凸显了诗人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颔联和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杜甫、司马迁等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他沉浸在古籍之中,品味其中的丰富内涵,如同品尝甘蔗一般甘之如饴。诗人怀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将文化传承作为人生的崇高使命。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经历。他意识到社会上充满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但他宁愿选择远离红尘纷扰,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这种执着精神使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紧接着的八句,诗人通过自己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他厌倦了为了生存而奔波的生活,决心投身于学术研究,摆脱世俗的束缚。在这期间,他笔耕不辍,努力钻研,体现了勤奋治学的品质。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在学识上有所欠缺,但在道德操守方面却有着坚定的信念。他渴望成为一名质朴高洁的人,将有限的生命奉献给学术事业。 尾联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人生的沉浮并无本质区别,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困境,学会自我反省。他希望得到友人的真诚指点,共同探讨学问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灼的《次韵子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金兵侵略、南北分裂的困境之中。王灼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坚韧与恬淡。 王灼本人仕途不顺,曾经担任过县丞等小官,后辞官回乡。在闲暇之余,他钻研音律之学,特别是对于词的研究颇有建树。他的好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这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友情并未因此减弱。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二人相互扶持,彼此鼓励。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