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灵泉山寺

标题包含
游灵泉山寺
寺远离朝市,同游并结軨。 堦垠盘石磴,殿影落青冥。 地胜松筠众,山名草药灵。 洞门深数里,桧树寿千龄。 疑有神仙聚,宁容魑魅停。 年多养龙虎,早已蛰雷霆。 石上生苔藓,岩阿长茯苓。 晴云出幽窦,阴雾滑疎櫺。 露滴茶芽润,烟蒸竹汗青。 餐霞充道味,采术验丹经。 直拟升高处,何妨陟绝陉。 遐观际寥廓,下视何膻腥。 自被利名染,无因肺腑醒。 晨兴看桉牍,夜坐守窗萤。 龊龊遵前训,兢兢视此铭。 沉冥若笼鸟,囚絷似拘囹。 有愿栖云壑,相随步翠坰。 平生山野性,暂喜据梧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寺庙远离繁华的市集,一起游览的人结伴同行。 石阶曲折而上,大殿的影子落在青青草地上。 这地方松树丛生,山上各种草药都有神奇的功效。 洞口深邃几里,古松的寿命长达千年。 仿佛有神仙在此聚集,怎么会容忍魑魅魍魉停留。 多年来培养龙虎之气,早已经孕育了雷霆之势。 石头上生长着苔藓,岩洞中长出了茯苓。 晴天的时候云雾从洞穴中涌出,阴雨天时雾气湿润了疏窗。 露水滴在茶叶上使其润泽,烟雾熏蒸使竹子显得清新。 餐食阳光充满道法之味,采摘草药验证丹药的神效。 一直想要爬到高处,不妨尝试登上险峻的山峰。 极目远眺天际辽阔无边,俯视下方众生烦恼皆无。 自从被名利污染,已经无法唤醒内心的真实。 早晨起来处理公文,晚上坐着看守窗前的流萤。 小心谨慎遵循先贤的教诲,兢兢业业对待眼前的铭文。 我沉浸其中如同笼中之鸟,禁锢得如同囚犯一般。 我有愿望栖息在云间的山谷,随着我步入翠绿的原野。 一生都怀有山野的性情,暂时欢喜住在山中的木屋。
去完善
释义
《游灵泉山寺》石介 1. 寺远离朝市:寺庙远离繁华的市区。朝市,指城市、闹市。 2. 同游并结軨:一同出游的朋友们相互结伴同行。结軨,即携手结伴的意思。 3. 堦垠盘石磴:台阶边缘有盘旋的石阶。堦垠,台阶边缘;盘石磴,盘旋的石阶。 4. 殿影落青冥:大殿的影子落在天空中。青冥,青天,天空。 5. 地胜松筠众:此处地势优美,松树和竹子众多。松筠,松树和竹子;众,众多。 6. 山名草药灵:这座山的名字来自于那些神奇的草药。草药灵,指山中具有神奇药效的草药。 7. 洞门深数里:山洞的门在深深的几里之外。洞门,山洞入口;数里,几里。 8. 桧树寿千龄:桧树有着千年的寿命。桧树,一种常绿乔木;千龄,千年。 9. 疑有神仙聚:怀疑有神仙在此聚集。 10. 宁容魑魅停:难道还会容忍妖魔鬼怪在此停留吗?宁,岂能;魑魅,妖怪、鬼魅。 11. 年多养龙虎:多年来培养出了龙虎之气。 12. 早已蛰雷霆:早就已经储备了雷霆万钧的能量。蛰雷霆,指积蓄着强大的能量。 13. 石上生苔藓:石头上生长着苔藓。 14. 岩阿长茯苓:岩石间生长着茯苓。岩阿,岩石之间;茯苓,一种寄生植物。 15. 晴云出幽窦:晴朗的天空中云朵从幽深的洞穴飘出。幽窦,幽深的洞穴。 16. 阴雾滑疎櫺:阴暗的雾气在稀疏的树木间滑动。疏櫺,稀疏的树木。 17. 露滴茶芽润:露水滋润着茶树的嫩芽。 18. 烟蒸竹汗青:烟雾使得竹叶显得青翠欲滴。汗青,使……出汗,这里形容竹子被烟雾湿润后的样子。 19. 餐霞充道味:品尝霞光以充实道教的真谛。 20. 采术验丹经:采集仙草以验证丹经的说法。 21. 直拟升高处:只想登上更高的地方。 22. 何妨陟绝陉:为什么不尝试攀登上险峻的高峰呢?陟,攀登;绝陉,险峻的高峰。 23. 遐观际寥廓:站在高处远望,天地间如此辽阔。 24. 下视何膻腥:俯视之下,哪里还有那些世俗的纷扰与争斗。膻腥,比喻世俗的纷扰与争斗。 25. 自被利名染:自己被名利所污染。 26. 无因肺腑醒:无法让内心真正清醒过来。 27. 晨兴看桉牍:早晨起来翻阅公文。桉牍,古代官府的文书、公函。 28. 夜坐守窗萤:晚上坐着守护窗户上的萤火虫。 29. 龊龊遵前训:遵循前辈的教诲。 30. 兢兢视此铭:小心翼翼地看着这些铭文。
去完善
赏析
《游灵泉山寺》是北宋文学家、教育家石介的一首描绘游览灵泉山寺的诗作。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灵泉山寺的优美风光和诗人内心的向往之情。 首联“寺远离朝市,同游并结軨”,描述了灵泉山寺远离喧嚣的都市,与友人结伴同行游览的景象。颔联“堦垠盘石磴,殿影落青冥”,描绘了寺庙阶梯曲折、殿堂巍峨的美景。颈联“地胜松筠众,山名草药灵”,赞美了灵泉山的地理优势和山中众多的珍贵药材。 接下来,石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洞门深数里,桧树寿千龄。疑有神仙聚,宁容魑魅停。”等句的描绘,展现了灵泉山寺的神秘氛围。同时,诗中还表现了作者对“露滴茶芽润,烟蒸竹汗青。”的自然美景的热爱。 石介在游览过程中,联想到“餐霞充道味,采术验丹经。”,这表达了诗人希望探寻道教真谛的愿望。紧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登高远眺,俯瞰众生的愿望:“直拟升高处,何妨陟绝陉。遐观际寥廓,下视何膻腥。”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自被利名染,无因肺腑醒。晨兴看桉牍,夜坐守窗萤。”表达了对名利世界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他还通过“龊龊遵前训,兢兢视此铭。沉冥若笼鸟,囚絷似拘囹。”等句,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的心情。 最后,石介以“有愿栖云壑,相随步翠坰。平生山野性,暂喜据梧瞑。”作为结语,表达了他在游览之后产生出的归隐山林的想法。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流露出石介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灵泉山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介在公元978年左右创作的。石介生活在宋朝初年,其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在朝廷为官,也曾在地方任职,对民间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还曾担任过太学博士,对于教育和学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和造诣。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石介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期。他因为直言不讳的性格,受到了一些权贵的排挤,被贬至地方任职。这段时期,他对于官场的黑暗和腐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更加珍惜与自然亲近的时光。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在中国已经相当普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览寺庙,寻找心灵的慰藉。灵泉山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石介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寺庙的宁静,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游历经历的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