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林即事四首

标题包含
梅林即事四首
入眼溪山记旧游,春风篱落只供愁。 断肠蔌蔌飘香雪,短笛一声谁倚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应时,字德新,号梅溪,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生于1145年,卒于1206年,享年61岁。 刘应时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刘子羽是南宋的名将,母亲胡氏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回看那记忆中的山川溪流,春天的风吹过篱笆让人陷入忧愁。惹人哀伤的是那纷纷扬扬的落花,此时短笛吹起,又是谁在楼上徘徊?
去完善
释义
梅林: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因古代诗人刘应时的诗句“梅林春色正空山”而得名。 即事:根据眼前的事物或事件而写作的诗篇。 四首:这四首诗的题目,表示这是一组由四首诗组成的诗作。 刘应时:字世衡,号梅山先生,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著有《梅山集》等。 入目溪山记旧游:看到眼前的梅林景色,回想起过去的游玩经历。 春风篱落只供愁:春天的风吹过篱笆,却只能让人感受到忧愁。 断肠蔌蔌飘香雪:形容梅花飘落的样子如同断肠一般让人心碎,簌簌是形容落花的声音。 短笛一声谁倚楼:谁在楼上传来悠扬的笛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感慨,通过对眼前溪山的描绘,唤起了对过去的回忆。春天里的篱笆院落,只能让人感受到忧愁。阵阵香味传来,让人断肠不已,这是梅花飘落的声音,也是诗人的心声。最后一句通过描述短笛声和倚楼人,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林即事四首》是明代诗人刘应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期,这是一个经历了元末战乱后,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稳定的时代。刘应时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诗作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刘应时在明朝初年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识了各种人生百态,也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在诗作中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刘应时所处的时代,明朝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正努力恢复生产,人民生活逐渐安定。然而,社会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官僚腐败、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在刘应时的诗作中得到了反映。 在这首《梅林即事四首》中,刘应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梅林的景色,同时也寓含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对梅林的描绘,刘应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诸多问题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